第257章 潘老五回來了
月落日升。
又是新的一天。
趕在大清早,周春明就來到了藥材站。
沒想到,吳彩霞來得比他更早。
很快,樊秋葵、王秀敏也到位。
生意那是相當的忙。
每個人都忙得滿頭大汗。
等到馮應彬拎著行李,送前女友何嬌去縣城搭車,小譚他們這些男知青,也都先後來到鎮子上。
不到十點鐘。
青塘生產隊那邊,也拉來了一批桂圓肉。
這個生產隊是全公社種植桂圓肉歷史最久,面積也最大的那個。
所以,送來的桂圓肉比較多,
總共有八十多擔。
每擔按五十斤算,總共能有個四千來斤。
周春明先驗收貨物,查看桂圓肉的品質如何。
儘可能每一擔都親自過目。
然後,才叫小譚他們搬進倉庫,仔細的碼放整齊。
等到忙完這一波,已經過了午後。
眾人這才停下來,聚在一塊兒吃午飯。
周春明沒有空,負責炒菜的是小譚,這小子祖上是廚子,對做菜很感興趣,手藝也還算過得去。
兩盤青椒炒回鍋肉,還有一盆木耳炒雞肉,吃得大家直呼過癮。
還沒等吃完飯,周春明突然瞧見,一個似曾相識的小夥,臉色陰沉的走近。
「喲,這不是潘老五嘛!你這是回來探親了?」有個男知青嚷嚷道。
周春明這才恍然。
原來自己沒認錯,跟這人確實打過交道。
正是潘家五兄弟之一,那個拿到了棉紡廠指標,招工進了省城的潘老五。
此時,潘老五身上,還穿著一套灰色的,棉紡廠勞保服。
他臉色沮喪,開口就說道:「周春明!我被廠裡給開除了,你把錢賠給我!」
聞言,所有人都是一臉茫然。
不曉得究竟發生了什麼。
畢竟,潘家兄弟湊錢買招工指標的事情,知道的人並不多。
周春明朝著辛志強使了個眼色,後者立即會意,把潘老五「請」進了後院。
這邊人多,鬧騰起來不太好看。
後院如今搭起了棚子,把茶桌搬了過去,算是個招待客人的地方。
潘老五坐在桌邊,仍舊是氣鼓鼓的樣子。
「說一說唄,到底什麼情況?」周春明從容不迫,「你應該還在是實習期,如果沒有正當的理由,人家怎麼會開除你?」
霎時,潘老五低垂著腦袋,嚇得不敢吭聲。
很明顯,他被開除是真的,想來討回那筆錢,也是真的。
就是沒料到,周春明這麼難對付,壓根就不好拿捏。
瞧見對方這副模樣,周春明更淡定了。
先是不緊不慢的,沏了一壺茶,招呼他和辛志強一起品嘗。
可能是天熱口渴,潘老五本來不想喝,但是也忍不住,喝了一小杯。
這個時候,周春明又說道:「潘老五,咱們得講道理對吧。」
「你招工進了省城棉紡廠,當上了國營單位的工人,咱們的交易,就已經達成。」
「至於你進了廠裡以後,不守規矩,犯了事兒,被廠裡開除,那是你自己的問題,不能賴到我身上。」
「具體是什麼原因,如果你不肯說,我可以發電報給錢紹武問他。」
聽到這裡,潘老五象是洩了氣的皮球,整個人都蔫了。
因為周春明說得有理有據。
確實是那麼回事。
被廠裡開除,還真是他個人的原因。
沉默了半晌,潘老五終於說出了實情。
原來。
在鄉下的時候,潘老五就養成酗酒的了習慣,每天晚上都要整兩盅。
有時候,喝的是縣裡酒廠出品的白酒。有時候,喝的是公社釀的玉米酒。實在沒錢了,就喝自家用野葡萄釀的果酒。
等到發了工資,他更是要喝過癮為止。
這樣一來,第二天上班就難免遲到。
上班才一個月,他就遲到了三、四次,被車間主任叫去批評。
可能對方的態度比較嚴厲,潘老五又年輕氣盛,壓根就不能忍,掄起拳頭跟這位主任幹起架來。
實習期就這麼囂張,敢打上級領導,棉紡廠人事科也沒慣著他,當即就把潘老五給開除了。
回到河集公社以後。
潘老五感覺很沒面子,又不願面對那幾個哥哥,所以把心一橫,就跑來找周春明討錢。
聽到對方訴苦,周春明樂了。
他問道:「那你現在有啥想法?」
潘老五搖頭:「能有啥想法,家裡兄弟多,責任田都不夠種,我沒興趣種地。」
周春明想了想,說道:「要不這樣吧,你來我這裡幫忙,考勤沒那麼苛刻,不用踩著點上班。」
「是嗎?工資待遇怎麼樣?」潘老五眼前一亮。
周春明嘿嘿一笑:「你在棉紡廠實習,每個月工資多少?」
潘老五答道:「不多,隻有十八塊錢,學徒工嘛,就這水平。」
「隻不過,廠裡的老師傅掙得多。」
「平均能有四十到五十塊錢,另外,每月額外還有十塊左右的獎金。」
「明白了,」周春明說道,「都是鄉裡鄉親的,別說我沒照顧你。隻要你肯來,願意好好乾,每個月給你三十六塊錢起步。如果表現得好,還可以漲工資。」
三十六塊錢?
那豈不是比棉紡廠的待遇翻一倍?!
潘老五頓時來勁了:「行,多謝春明哥,我回去好好考慮一下。」
周春明點了點頭。
他倒不是什麼聖母心態。
隻不過,隨著藥材站的業務越來越紅火。
肯定得招兵買馬。
馮應彬和小譚他們這些男知青,在兩三個月內,肯定都會回城。
招誰不是招,有知根知底的員工,那倒也不錯。
潘老五雖然說被棉紡廠開除了,其實問題不算太大,誰還沒有個少年輕狂的時候。再說了,有辛志強坐鎮,誰敢在藥材站搞事。
從這個角度來看。
僅僅招收一個潘老五還不夠。
還得繼續擴招其他人手。
並且,周春明又不是隻做藥材生意,其他方面的生意,也會陸續做起來。
招收員工的事情,肯定是長期要做的。
把潘老五送走以後。
藥材站又忙碌起來。
又一個叫做西河生產隊的,送來了桂圓肉。
不過,遠遠沒有青塘生產隊的多。
僅有一千五百斤左右。
考慮到,西河生產隊種植龍眼的面積不廣,能有這樣的產量,也算不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