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咱們也要搞個家族企業
聽到閨女的話,周學芬也投來好奇的目光。
她也很想知道,大兒子究竟有沒有新思路。
如今,周學芬和馬從良養魚加種田,一年也就掙大幾千塊錢。
哪怕兩個兒子都賣瓜子,生活水平算是相當不錯,可是,跟周春明那邊,比都不要比。
就連周家排行第三的周春香,據說都成為了千萬富翁,想要追求她,想當上門女婿,少奮鬥幾十年的帥小夥可不少。
這讓周學芬他們,心裡很鬱悶。
也很不是滋味。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嘛。
「看我幹什麼,」馬軍盛苦笑道,「你們不承認也沒用,人家周老四確實是做生意的天才。」
「廣告都打到春晚舞台了,咱們裝作看不見也沒用。」
「我絲毫沒有誇張的講,我跟他的距離,有從地球到月亮那麼遠。」
馬慧慧露出一絲苦笑。
馬軍標也搖了搖頭,重重的嘆息了一聲。
雖然大哥的話有點誇張,但是確實是那麼回事。
馬家無論如何,也沒辦法趕超周春明。
隻能夠想辦法,讓自己的日子過得更好,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你說這話我不愛聽!大男人就不能有點志氣嗎?」周學芬翻了個白眼,「你好歹也是大學生,是天之驕子,居然比不過一個高中生。」
「趁著大家都在,那就說一說吧,別藏著掖著的。」
「慧慧如果在單位裡混不好,說不定,也要下海做生意的。」
「嗯!」馬慧慧點頭。
她雖然仗著男朋友家的關係,可以進教育系統。
但是,上班拿死工資才多少錢啊。
哪怕是單位裡的那些頭兒,一個月也掙不了多少錢。
問就是不如賣瓜子。
你要是說,馬慧慧對於做生意賺錢完全沒有興趣,那絕對不可能。
馬軍盛笑了笑,不緊不慢的,從兜裡拿出一張廣告,展示給眾人看。
大家湊近一看,頓時來了興趣。
這則廣告正是「公牛牌」席夢思,由劉海龍的傢具廠出品,如今開業推出優惠價,每張席夢思一百六十塊錢起步。
「大哥,你想弄這個?」馬軍標擠了擠眼睛,「之前我就注意到了,據說劉木匠那邊的席夢思銷路不錯。」
「現在小年輕,結婚的時候,都想整一張彈簧床。」
「我覺得這個生意有搞頭!」
「對的!我也是這個想法!」馬慧慧說道,「我對象前一陣子,也說想買這玩意,就是接近兩百塊錢呢。」
「年輕人嘛,思想開放,樂意嘗試新鮮玩意。」
「彈簧床的生意我看行!」
周學芬接過廣告紙,仔細的看著,若有所思的樣子。
「這生意到底賺不賺錢?」馬從良問道。
馬軍盛解釋道:「爸,你就別擔心了,我已經考察過了市場,當下的席夢思,那是供不應求。」
「而且,受於產量的限制,競爭對手非常少,利潤是有保證的,每張席夢思的利潤有幾十塊錢。」
「所以,我決定砸一筆錢,也雇傭人搞一個席夢思工廠。這種工廠的技術含量不太高,有點小作坊的意思,咱們絕對搞得起來的。」
聽到馬軍盛的話,幾人面面相覷。
原來他琢磨這生意,不是一天兩天了。
「按照大哥這個說法,貌似比賣瓜子賺錢?」馬慧慧試探道。
馬軍盛點頭:「我找人打聽過了,劉海龍那邊的傢具廠,一天能生產十張席夢思,利潤好幾百塊錢。」
「一個月下來,也不是小數目。」
「咱們也有樣學樣,在別的地方開店,努力做到他那邊的水準,錢是肯定能賺到的。」
「那就是說,一個月能掙萬把塊錢?那我還養什麼魚?!」周學芬欣喜道,「要不這樣,到時候讓你爸當廠長,讓他負責管理廠裡的事情。」
「我在家搞好後勤,照顧魚塘的事情,僱人幹就是了,隻要肯給錢,絕對有人願意做。」
馬軍標也精神煥發。
他等這個機會很久了。
不管怎麼說,哪怕當床墊商人,也比當瓜子小販好聽一點。
甚至,可以對外宣稱,自己家裡是開傢具廠的。
「咱們好好乾嘛,爭取把廠子做大,多開幾家,規模大一點的。」馬軍標說道,「幹不過周老四,還幹不過劉木匠?我就不信這個邪!」
「那還真不好說!」馬軍盛苦笑道,「人家披虎皮做大旗,還有美女當模特打廣告,用的還是『公牛牌』這個金字招牌。」
「我毫不誇張的講,他也就是產能跟不上,否則的話,就算一天產出一百張席夢思,也能全部賣完。」
馬軍標很尷尬。
因為大哥說的,還確實是那麼回事。
劉海龍敢進軍席夢思市場,估計是早就打了借東風的主意,使勁蹭「公牛牌」的熱度。
按照當下的狀況,確實讓他給做起來了。
至少熱度是有的。
「這行當我看行!老大的主意不會錯!」馬從良拍闆說道,「既然看準了,那就趕快出手。」
「待會兒,給你外公上香的時候,你多求一求他保佑。」
「陵園的風水沒得說,肯定會庇護後人的,咱們也要搞個家族企業!」
這話一說出來,馬家眾人跟打了雞皿似的。
沒錯!馬家這邊也算是周家的旁系皿脈,可以獲得祖宗的保佑。
周春明能賺那麼多錢,搞不好裡面就有玄學的成份。
「爸!你要保佑我兒軍標、軍盛,還有我閨女慧慧!他們雖然不姓周,卻也流淌著周家的皿!你不能偏心,要一視同仁啊!」周學芬望向陵園,嘴裡嘀咕道。
另一邊。
周春明完成了祭祖之後,在家待了半天,又來到了石牯塘產業園。
雖然是清明節放假,但是廠裡仍舊有不少員工,繼續維持著正常的生產。
同時,各個廠子的擴建改造工程,也在持續的進行。
陪著周春明到處轉悠的,除了三姐周春香之外,還有孫衛國等人,周學峰和文靜自然也在場。
廠區範圍內,員工宿舍的建設,也在不斷的推進,逐漸形成了規模。
整個產業園區裡,一片欣欣向榮的場面。
看到這一幕幕,周春明不由得頗為感慨。
想當初,他剛踏足石牯塘的時候,這裡除了菜地就是荒草。
現在卻已經是本地經濟騰飛的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