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9章
福元帝年過四旬,對于一個帝王來說,這是經驗最豐富,精力最旺盛的時候。
這個年紀的帝王,正是最勵精圖治,準備幹一番大事業的時候。
畢竟沒有哪個皇帝,特别是剛剛把天下打下來、開國登基的皇帝,願意讓别人蓋過自己的風頭,分薄自己手中的權利。
偏偏福元帝的臉色看起來并無異樣,甚至還附和着陸皇後的話點點頭。
“你母後說的對。”
“湛兒,如今你身為太子,作為國儲君,自當為大昭國的發展殚精竭慮。”
姜湛點頭答應:“是,父皇!”
第二天,福元帝在朝堂上公布爵位當世而止的消息,果然引起軒然大浪。
不止是北疆一系的大臣,就連那些從舊朝遺留下來的老臣,絕大部份人都選擇在這個時候站出來一起反對。
因為,這個決定已經不是損害某個人、某個派系的利益,而是所有朝臣的利益都會受損。
“皇上的提議臣反對!”
“人生在世短短幾十年,所求的不過是一場人間富貴,大丈夫當建功立業,就是為了光耀門楣,封妻蔭子。”
“如果我們拼死拼活、流皿流汗,拿命拼出來的功勞,子孫後代卻一點都享受不到,反而要跟其他普通人在同一個起點,那麼這對我們來說不公平。”
“對,李大人言之有理,臣也是這個意思。”
“從古至今,大丈夫建功立業,換來的爵位都是世襲罔替,蔭其子孫。”
“皇上忽然間要更改這條規矩,隻怕不能讓人心服口服。”
“我們流皿流汗、拼死拼活,我們的子孫後代憑什麼不能享受富貴?”
“皇上此舉,未免有過河拆橋之嫌。”
“有些話不吐不快,哪怕皇上要治臣的罪,臣也還是要說。”
“皇上可知道取消爵位世襲罔替意味着什麼?”
“對我們這些人來說,意味着少了期望。”
“皇上正當年富力強,可能不懂我們這些老臣的悲哀。”
“您且看,如今在朝堂上站着的這些文武大臣,哪一個不是年過半百以上?”
“而能夠靠自己的本事,從槍林彈雨裡拼殺出來爵位的,又哪一個不是滿身傷疤,一身傷痛?”
“朝廷許我們以爵位,對我們進行封賞,是認可我們的功勞,對我們的付出予以肯定,所以給我們以該得的富貴。”
“皇上可能覺得,這樣就算對得起我們的付出。”
“可是皇上,人生不過百,我們這些人,已經被黃土埋了一大截,再大的富貴落到我們身上,還能享受幾年?”
“如果不是想着蔭及子孫,替子孫後代争一個榮耀富貴,那麼我們,又何必在那麼一大把年紀的時候,還冒着丢掉性命的危險沖殺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