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保安堂的事情,太子自知他隻是順勢而為,并沒有太多突出表現。
這件事從頭到尾其實是雲清歡的主張,太子隻是看清了事态發展,主動站出來下達命令而已。
百姓愚蒙,但皇帝可不愚蒙,沒道理因為太子下了一道正常的命令,就如此誇贊太子。
更何況,還有三皇子在場。
他突然到禦書房跟父皇說了什麼?父皇又為什麼召他過來?還主動提起保安堂的事?難道是老三在打什麼主意?
太子心裡迅速揣摩着,就聽皇帝笑問道:“朕聽說在保安堂門口,你駁回了南楚王妃提議的義診?”
“是,兒臣是考慮到義診并非小事,南楚王妃雖然有善心,對此事卻缺乏經驗,怕她好心辦壞事,反而對百姓不利,因此沒有答應。”
“你謹慎是對的,義診雖是善舉,但要辦好也确實不容易。”
皇帝點點頭,又道:“今日老三過來請安,跟朕說起此事,倒有了一個新提議,你不如也聽聽看。”
“兒臣願聞其詳。”
“太後的壽辰馬上就要到了,朕原本想好好操辦,以示對太後的孝心,太後卻覺得此舉勞民傷财,不願過分奢靡,老三便提議,由唐家牽頭,太醫院輔佐,以太後的名義在民間舉辦一次義診,一方面給百姓施恩,展現皇家仁慈,另一方面也能為太後積福積德,你覺得如何?”
太子聞言眼皮頓時一跳,看了三皇子一眼。
“三弟......怎麼會突然有這個提議?”
他才借着保安堂的事,在百姓心目中積累起一些威望,也隐晦的讓唐家欠了自己一筆人情。
三皇子就立刻借題發揮,打着給太後祝壽的名義,要讓唐家牽頭舉辦義診,連整個太醫院都參與進來輔佐。
這事要是辦成了,民間肯定是贊譽一片,唐家和太醫院也會名聲大漲,不僅皇帝顯示了自己以天下民心供養太後的孝順,太後也得到了百姓的敬重和仰慕,積福又積德。
對于提出這個想法的三皇子來說,簡直是一箭三雕,穩賺不虧!
要是皇帝被說動,把此事交給三皇子去辦,那憑借着主持義診這一樁功勞,三皇子在百姓心目中肯定民心大漲,遠遠蓋過太子不說,還同時讨好了太後,得了孝順的名聲,甚至就連唐家因此揚名,徹底洗去保安堂事件的影響,也要記三皇子的一道人情。
這可比太子在保安堂的事情裡順水推舟,收獲大多了!
一個是被動決定,一個是主動提議。
連态度都顯得不一樣。
一直沒說話的三皇子微微一笑,“臣弟也是受到南楚王妃的提議啟發,今日來給父皇請安,又正好聊到太後的壽辰,才靈機一動想到了這個。”
說着,三皇子似乎有些不好意思,說:“臣弟不像太子皇兄,早早入朝為父皇分憂,為皇祖母準備的壽禮肯定也是盡善盡美,隻能另辟蹊徑想一些讨巧的法子,以表示對皇祖母的孝心。”
這話的言下之意,就是他實力不如太子,想表現對太後的孝心也沒有充足的實力,隻能用些别的辦法來表現,所以才有了為太後積福、舉辦義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