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到時候,他自然會做出安排,雲清歡提醒的目的也達到了。
而如果,蕭執硯查到的情況和她說的不一樣,沒有出現洪/災隐患,那就更好了。
雲清歡也不用一直記挂着這件事,擔心孫紫茵一家遇難,唐家也要跟着牽連進去。
她也相信蕭執硯的為人,哪怕她“報錯”了消息,讓他白忙碌一場,蕭執硯也不會過分怪罪她。
她好好的賠禮請個罪,事情也就過去了。
正因為考慮了各種情況,雲清歡才發自内心的覺得,把洪/災的事情告訴蕭執硯,是她目前唯一的破局辦法。
不告訴唐家人,是因為唐家沒有能力插手這種事。
而其他人,雲清歡也信不過。
隻有蕭執硯。
他是唯一一個既有能力解決、又有可能相信她的人。
雲清歡沒有别的選擇。
在她的内心深處,她也不願意相信其他人。
看着蕭執硯沉凝的神情,雲清歡繼續道:“南地氣候溫潤,一直是大邺盛産糧食的地方,而雨水的多少又直接關系到土地收成,朝廷對此一向很重視。”
“我聽說,南地那邊的官員,每年都會記錄當年的雨水總量,與糧食田賦一并寫成折子,送到京中,由戶部統一核查。王爺隻要去找,肯定都能找到。”
隻要找到了戶部的雨水記錄,再派人調查南地現在的雨水情況。
兩者一對比,就能知道雲清歡的“消息”是否屬實。
蕭執硯皺眉道:“如果真如你所說,南地的雨水有成災的隐患,當地的官員不敢不報,但朝中目前還沒有收到這樣的奏報。”
沒有奏報進京,就說明南地的情況并不嚴重,至少沒有雲清歡說的那麼嚴重。
她又是為什麼如此确信?甚至主動讓他去調查對照?
蕭執硯想不明白這一點。
如果不是雲清歡有言在先,他早就忍不住想問,她是從哪得來的這些消息?
朝廷記錄各地降雨量的事,本來也不是她該知道的。
雲清歡要是知道蕭執硯的疑問,心裡肯定會說,她是前世知道的。
前世因為通州的洪水災害,死傷了近萬名百姓,多達幾十座城鎮、村落受災,是大邺近五十年來最嚴重的一場災難。
消息傳到京城後,不僅朝野震動,連普通百姓都被吓得不輕,京城裡到處流言紛紛,都在讨論這件事。
雲清歡當時還被困在南楚王府,消息十分閉塞,比外面的百姓更晚知道這件事,還是因為王府裡的下人對此議論紛紛,她才知道了這件事。
後來,又因為孫紫茵一家遇難,朝廷派人前去通州赈災,為防止大災之後疫病蔓延,太醫院也要派人前往。
唐立宏和唐永清父子主動請纓前去,雲清歡擔心他們的安全,對赈災的事情上了十二分心,想盡辦法的打聽消息,才得知了後來的事。
可惜的是,她當時身在後院,又不受蕭衍的寵愛,王府沒幾個下人把她當回事。
雲清歡費盡心思才知道的事,在當時已經傳的人盡皆知,而更多關于洪/災的前因後果,她知道的實在不多。
她甚至不知道災情是怎麼發生的,隻聽說是跟當地暴雨、沖垮了水利有關。
和今生的情況如出一撤。
在前世洪/災爆發之前,皇帝也曾派人去南地巡查過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