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例如,工部今年打算在幾個州府之間修繕一條官道,傻子都知道官道當然是在自家地盤多繞幾個地方最好,可是戶部撥下來的銀子就這麼多,工部接到的命令也就是修這五百裡的官道,幾個州府之間,誰家多點誰家少點,怎麼分配?哪次不是吵得不可開交?
再例如,某行省發生水災,蔓延數個州縣,這個州縣必然需要支援赈災,朝廷下令戶部撥款一部分,行省内幾個兄弟州縣自行籌措一部分,那麼自行籌措的這部分,怎麼分攤?誰出多誰出少?
這些幾乎全部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矛盾的核心在于利益不一緻。
對于朝廷來說,任何一項政策的頒布,其核心出發點必然是放眼全國大局,統籌安排,某些地方吃虧了某些地方占便宜了,這些是無法避免的事情,但是對于地方官員說,這種得失,将會直接反應在自己的政績上。
就算是這個官員不想升遷了,不在乎吏部的評價,但哪個地方官不是在當地有着盤根錯節的勢力糾葛?地主、門閥、鄉紳氏族,這些勢力彼此糾纏,形成了一個龐大無比的利益集團,朝廷的命令下來可能傷害到了這些利益集團的利益,那麼主政地方的官,到底是一心為公執行朝廷命令,還是更在乎平日裡稱兄道弟的結拜兄弟之間的感情?
或許有一心為公的,堅持執行朝廷的命令,可一旦這麼做了,這個官就會發現自己的政令在當地幾乎無法同行,因為他的政令也是需要自己的部下去執行的,一旦那些部下選擇‘親近平日裡稱兄道弟的結拜兄弟’,那麼他就會被徹底架空,然後随之而來的就是雪花一般的彈劾,最終的結局,隻是被調走都算是背景強大,大多數人落個一撸到底,或者幹脆锒铛入獄。
重重因素導緻的必然是朝廷和地方之間的對抗體現在許多方面,而這種情況這在每個朝代都不稀奇,甚至可以說一直都有發生,隻是看這種對抗的強弱罷了。
中央弱勢則地方強勢,中央強勢則地方弱勢,但彼此的對抗,一直存在,從未消弭。
這種鬥争,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比趙玄機帶來的麻煩更大,讓李辰更頭疼。
隻是對李辰來說,現在真正的當務之急,就是藩王問題。
甯王的死訊一旦傳開,那麼必然是一場藩王對他的圍剿。
這些王爺們,不會甘心束手就擒的。
所以趙玄機有機會封王。
可以說趙玄機的封王,就是李辰将主要對手從趙玄機轉為藩王的重要标志,也是最重要的一記‘組合拳’之一。
因而這個節骨眼上,李辰和趙玄機可以說是化敵為友。
政治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
趙玄機很明顯地感受到了李辰所表達出來的意思。
他略作沉吟,之後笑道:“當初剛得知殿下許諾給老臣的條件時,老臣激動不已,大秦立國三百六十餘年,除了開國時分封過一批與太祖打天下的老兄弟們作為異姓王,再無異姓王出現,老臣竟有如此邀天之幸......但後來冷靜下來仔細想想,才驚覺殿下給的是一顆包着砒霜的蜜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