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冷知識」科普
「誰和誰合作?騰達和淘淘?」
「我嘞個……我是真沒想到這兩家還能合作啊!我一直覺得馬總見到陳總,應該要一拳打過去才對!」
「果然商場如戰場瞬息萬變,上一秒還是敵人下一秒有可能就是朋友。」
「馬總不愧是馬總,這都願意繼續和騰達合作。」
「看來馬總很快就要東山再起了啊。」
在淘淘展開迅速的收購行動之後,騰達也在互聯網上宣布了與淘淘將要合作的消息。
前任互聯網公司頂流與現任互聯網公司頂流之間的合作,上個熱搜可以說是輕輕鬆鬆。
絕大部分人都沒想到,這兩家公司竟然會合作。
畢竟當年淘淘就是因為騰達所以才如此落魄的。
對於這番來之不易的熱度,淘淘也是非常地珍惜。
要知道能與騰達合作這個消息,可謂是天大的利好消息。
對淘淘這個上市公司來說。
能讓淘淘的股價以一個驚人的速度上升。
作為一個聰明人,馬總也一點點地放出消息炒熱度。
股價上升得越高,他能從中獲益的也就越多。
對於馬總的行為,陳騰也並不反對。
合作夥伴的實力越強,接下來的合作也會進行得更加順利。
在淘淘的熱度稍微下降的時候,騰達也如同接力一般宣布了要讓國內商家出海的計劃。
隻要是有出海意願的商家,都可以與騰達進行合作出海。
騰達會為這些商家提供各種各樣的幫助。
包括但不限於,進行網頁設計、提供產品本地化服務、物流運輸服務……
當然,這個合作也是有要求的。
騰達也會對這些想要合作的商家進行資質審查。
一方面得商品質量過關、服務態度好。
另一方面還得有錢。
就算是有市場調研,陳騰也不敢保證這些國內商家的產品外國人就一定喜歡。
尤其是服裝零食這些主觀性很強的東西。
有的人覺得好看,有的人覺得不好看。
有的人覺得好吃,有的人覺得不好吃。
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所以想要出海,也得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
不過就算是這樣,還是有無數商家願意跟著騰達出海。
原因就隻有一個。
騰達發展了這麼多年,有過賠本的生意嗎?
哪一次,不是賺得盆滿缽滿的?
總之無腦跟上就是了。
在他們看來,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意味著他們的生意可以從14億的市場擴展到一個70億的市場。
這豈能讓他們不心動?
即便經過騰達的一番篩選,還是有數以萬計的商家符合騰達的條件。
這個數目,讓陳騰十分滿意。
這就意味著外國人如果想要放棄阿瑪遜,轉而選擇騰達電商。
他們會在騰達電商上,看到各種各樣琳琅滿目的商品。
不會因為商品不足的緣故,導緻他們退出騰達電商。
畢竟一家電商平台最重要的就是琳琅滿目的商品。
不管什麼樣的東西,都應該能在網上找到才對。
這才是電商平台,相對於本地便利店和超市的最大優勢。
「那麼接下來,應該以什麼樣的主題來發起第二輪進攻呢?」
第一輪攻勢是電腦,讓國外的消費者們註冊下載了這個平台。
現在第二輪攻勢準備就緒。
還缺一個吸引人打開騰達電商的賣點。
很快,陳騰就想到了一個點子。
他拿起手機,選中聯繫人蔣華,然後發送信息。
……
幾天後,國外的騰達短視頻掀起了一陣冷知識科普。
起手就是一句經典的「你知道嗎?」。
「你知道嗎?全球有80%的商品,都進口自華國。」
「世界工廠名副其實!華國是如何一步步崛起,成為世界工廠?」
「你知道嗎?其實華國生產出來的優質商品,一般都不會出口!」
「你知道嗎……」
各種各樣的傳言出現在國外。
陳騰這麼做的目的很簡單。
第一,是讓他們知道他們平日裡所購買的一些商品,其實都出自華國。
雖然比例未必有80%這麼誇張,但大體上是正確的。
有太多太多的小商品翻開一看,背後寫的都是華國製造了。
誰讓華國人多,製造業發達呢?
第二,給他們灌輸好東西都不出口,留著在華國內售賣的觀點。
這個邏輯乍一聽有一些道理。
好東西肯定優先留著,不好的東西才會出口。
不過實際上卻不是這樣的。
因為國內商品的競爭力還沒強到隨便拿出一點劣質產品,就能在國外拿到大量市場的地步。
更何況很多東西產自華國是沒錯,但是背後的公司卻是那些跨國公司。
商品的質量,都是有人盯著的。
真要是全部出口劣質的,人家早就換代工廠了。
人家也不是傻子。
不過乍一聽有道理就夠了。
闢謠的成本是造謠的十倍以上。
隻要這個說法傳出去了,阿瑪遜想要改變他們的想法那可就難了。
做這種事情,陳騰是沒有心理負擔的。
因為這些事情,陳騰都是跟國外的資本家們學的。
在20世紀90年代,國內的味精非常受歡迎。
比較輝煌的時候市場佔有率到達了45%。
不過這個時候,外資企業為了打破這個現象,推廣自己的產品,立刻開始散播味精有害的謠言。
實際上這不算是完全的謠言。
吃多了確實對身體不好。
但隻要不是直接一包包地吃,實際上對身體是沒有影響的。
不過當時的互聯網沒有那麼發達,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有限。
於是很多人就相信了這個謠言。
為了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紛紛棄用味精改用雞精。
除此之外類似因為商戰而大力傳播的謠言還有很多。
比如說【肯爺爺炸雞】的雞有三條腿。
反正這一招是他們先用的。
正所謂師夷長技以制夷,陳騰也會毫無心理負擔地用這一招。
順便讓他們看看,什麼叫做青出於藍勝於藍。
在騰達短視頻大力造勢的情況下,這些說法在國外流傳得越來越廣。
阿瑪遜的反應十分迅速,不到一周的時間就意識到這並不是一個偶然的現象。
而是有針對、有預謀的輿論攻勢。
他們也針對這個說法開始闢謠。
但……
已經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