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遊戲公司?這分明是科技巨頭

第911章 馮尚上天

  

  總之追月公司與機甲研發部門合作,還是一件令人值得高興的事情。

  互補有無,總能提升研發的速度。

  而值得高興的事情還不止這一件。

  也就是在最近,馮尚等人通過了他們的體質測試。

  因為可控核聚變裝置要在月球點火,所以馮尚等人需要去月球指導工作。

  萬一出了一些什麼事情,也由他來全權負責。

  在上天之前,他們必須做一個體質測試。

  這個體質測試有別於航天員的體質測試。

  因為航天員需要穿著厚重的航天服,去月球基地以外的地方完成任務。

  而馮尚等人,隻需要在月球基地內部完成任務。

  全程不離開航天器與月球基地內部。

  因此馮尚等人需要穿的航天服,是艙內的航天服。

  對於穿戴者身體素質的要求遠低於艙外的航天服。

  再加上追月公司也一直在想辦法優化航天器內的環境。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之後,馮尚等人也具備了上天的資格。

  當然,也有不少上了年紀的專家教授沒辦法上天。

  他們的身子骨對比同齡人還算硬朗。

  但是上月球有一個硬性的身體素質要求。

  不達標,就是不達標。

  這些專家教授們也沒有辦法,隻能希望馮尚等少數上天的專家教授,可以順利地完成點火任務。

  ……

  2021年,8月17日。

  這是今年的第三季度,同時也是追月公司本年度第三次向月球發射載人航天器。

  與預計中一樣。

  這一次的載人航天,採用了新一代的航天服和載人航天技術。

  航天器內的空間擴大,能一次性送更多人上去。

  同時不論是艙內還是艙外的航天服都更加輕便。

  不如航天員專業的志願者,以及隻經過很短一段時間鍛煉的學者們,都能上天。

  馮尚等專家已經穿好了略帶笨重的航天服。

  不管多輕便,這些東西穿在身上總是有些笨重的。

  「馮教授感覺如何?」

  趁著還沒有接受記者採訪,陳騰笑著走向馮尚。

  「雖然已經穿過很多次了,但還是感覺很不習慣,我們的航天員真的是太厲害了。」

  馮尚忍不住感慨。

  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共情能力再強的人,在親身體驗到對方的經歷之前也無法共情。

  馮尚想過航天員很辛苦。

  但是隻有當他真正穿上航天服之後,他才第一次真正體會到了航天員的辛苦。

  並且他知道。

  相較於真正的航天員來說,他還是很輕鬆的。

  「馮教授也不必妄自菲薄,這幾年你們做出的貢獻也很大。」

  在月球基地蓬勃建設的這幾年,可控核聚變在裝置上也解決了很多的問題。

  裝置上,確認採用了托卡馬克裝置。

  支撐超導磁體的材料,被研發了出來。

  約束等離子體的方案,馮尚團隊提了出來。

  中子破壞產生的影響,同樣降低到了最低。

  這些問題,都是當初馮尚對著航天航空領域、可控核聚變領域大牛闡述自己想法時,馮尚老師楊龍山提出來的問題。

  當初的楊龍山認為,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十分漫長的時間。

  哪怕月球基地真的建成了,這些問題都未必能解決。

  但是在騰達這個充滿奇迹的地方,這些問題真的都被解決了。

  前段時間在藍星上,馮尚團隊用藍星上的氦3點火成功。

  現在,就剩在月球上的成功了。

  如果在月球上能夠成功,那麼就可以在月球上發展一些對能源要求較高的產業。

  比如說人工智慧和晶元。

  人工智慧的算力問題回歸本質還是能源問題。

  電更多,能參與到計算的晶元就更多。

  能參與到計算的晶元越多,人工智慧呈現出來的「智力」就越高。

  再比如說是材料行業。

  很多材料,都需要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才能誕生。

  那麼高溫高壓的環境怎麼來呢?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隻能通過其他能源轉化而來。

  且各種各樣的科學實驗都需要大量的能源。

  可控核聚變,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希望能成功吧。」馮尚還是有些忐忑。

  能在藍星上成功,不代表能在月球上成功。

  即便是頂級的科學家,有時候也會被玄學所困擾。

  「一定可以的。」

  陳騰鼓勵馮尚。

  與馮尚簡單的聊幾句之後,陳騰和其他要上天的專家教授們也聊了一會兒。

  聊天的內容,以鼓勵和支持為主。

  下面的記者採訪環節,陳騰簡單地回答了幾個問題就結束。

  這些專家教授們和即將要上天的志願者們,也一個個地接受採訪。

  輪到馮尚接受採訪的時候,還沒說話就有人被他模樣和頭銜給驚到。

  【這麼老的航天員?還是這麼老的志願者?】

  【看頭銜啊家人們,不是航天員也不是普通的志願者,是研究核聚變的!】

  【我去還真是研究核聚變的!為什麼研究核聚變的會出現在這裡?】

  【我有一個大膽的猜想!】

  馮尚的頭銜,一下子引起了許多人的猜測。

  原本大家都以為這是一次次普普通通的載人登月。

  唯一特殊的地方就在於,這次載人登月沒多少航天員,大部分都是志願者。

  沒想到竟然有馮尚這樣的教授一同登月。

  【想起來了,月球基地最早時候的目的就是在月球上發展可控核聚變,再通過可控核聚變來發展其他的科技。】

  【那現在他們要去月球上,豈不是要去準備研究可控核聚變?】

  【這速度還真快,又領先全世界了。】

  原本平平無奇的一次載人登月,因為馮尚的頭銜再次火爆出圈。

  載人登月與可控核聚變兩個名詞,被罕見地連接在了一起。

  尤其是可控核聚變。

  載人登月現在已經不值得大肆聲張了。

  但是可控核聚變,還是更接近於科幻作品當中的名詞。

  所有人都知道,可控核聚變將會徹底改變世界。

  他們都開始關注這次登月的動向。

  想看看騰達是否真的在可控核聚變領域,做出了令人側目的成就。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