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遊戲公司?這分明是科技巨頭

第711章 瘋狂投資

  

  第711章瘋狂投資

  投資!

  當然,這個投資並非投資來自美國的企業。

  而是投資鷹國之外的企業。

  納德既然做出決定,準備復甦製造業,那麼就需要面臨一個問題。

  海外的利益怎麼辦?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鷹國的利益集團如果要進行劃分的話,可以簡單粗暴地劃分出兩個利益集團來。

  一個,主張以製造業為主,利益點在於鷹國本土。

  另一個,主張以金融為主,利益點在於海外。

  那為什麼雙方一個主張製造業,一個主張金融呢?

  難道說不能既要又要嗎?

  是的,不能既要又要。

  因為世界發展到今天,資源早就是有限的了。

  不論是土地、金錢、人力、礦產,全都是有限的。

  不論是什麼樣的利益集團,想要發展自身都需要以上的這些資源。

  想要資源,就得爭。

  爭的手段有很多種。

  誰能給鷹國這個最大的利益集團帶來好處,誰就能獲得更多的資源。

  在冷戰結束之後,鷹國依靠著金融業收割全球卓有成效。

  因此以金融業為主的利益集團,是聲量最大的一個利益集團。

  但是隨著這一套行不通了,以製造業為主的聲音就開始出現了。

  這樣一來,利益點在於海外的另一個利益集團隻能被迫收縮,將海外的利益給讓出來。

  既然海外的利益讓了出來,那陳騰沒道理不去爭搶這塊肉。

  騰達作為當今世界最有錢,現金流最大的公司——不用加之一的那種。

  之前很少使用金融手段在海外賺錢。

  原因也非常簡單。

  騰達固然有錢,但是要和整個鷹國的利益集團作鬥爭還是有些鬥不過。

  真敢在全球金融市場上冒頭,被人聯合狙擊幾次就老實了。

  就算真的靠著高超的金融手段戰勝了他們,逼急了說不定人家直接開著飛機大炮過來了。

  鷹國可以收割全球,本質上靠的還是強大的軍事實力。

  現在不一樣了。

  騰達不僅更加有錢,還不怕軍事上的威脅。

  對方主動收縮放出一部分海外的利益,現在鷹國當家做主的利益集團更注重本土的利益。

  甚至於兩個利益集團已經開始打起了嘴仗。

  這個時候要是再不入場,那可真的是太對不起自己了。

  製造業,陳騰不會荒廢。

  金融業,陳騰現在也要抓住。

  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在得到陳騰的命令之後,蓄勢待發的騰達投資如同一隻猛獸一般在全球金融市場上露出了自己的獠牙。

  以前的騰達投資在海外的投資雖然也有,但是不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一般般。

  很多人都發現,金融市場上出現了一股強大而又神秘的力量。

  沒有人知道這股強大力量的背後到底是什麼。

  隻知道這股力量憑藉龐大的體量與精湛的技術,輕而易舉地就帶走了許多的資金。

  還有一些發展良好的優質企業背後,多了一個神秘的股東。

  這讓許多金融行業的從業者,都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

  不過除了「奇怪」兩個字,他們給不出任何的評價。

  因為他們確實不知道這股神秘力量到底來自於哪裡。

  不過這些優質企業從來不缺人關注。

  當他們背後多出了一個神秘的股東之後,就有人開始挖掘這背後的股東到底是誰。

  很快,就有人順藤摸瓜地查到騰達。

  因為騰達也沒有刻意地隱藏,之所以不直接收購而要隱藏套層皮,也隻是為了方便審批以及合法避稅。

  短短幾天的時間,騰達就發起了上百起收購談判。

  當然,收購的事情往往沒有這麼快,也並非每一起都能成功。

  隻是這個行為毫無疑問地彰顯了騰達的野心。

  「騰達的投資已經不拘泥於國內了,已經將龐大的觸手伸到國外去了。」

  「有了騰達的投資和入股,想必這些企業未來的發展可能會更加順利。」

  「無法想象若幹年後的騰達會龐大到什麼樣的地步,也許到那個時候富可敵國四個字是對騰達的貶低。」

  「我現在迫切的想要知道騰達到底有多少資金有多大的體量,十萬億?」

  「我覺得遠遠不止了,騰達如果現在上市,十萬億絕對不止。」

  「可惜騰達永遠都不會上市,我們也永遠無法知道騰達會到達多高的一個高度。」

  一些即將要被騰達收購或者入股的公司,也放出即將被收購的消息來吸引更多人的投資,或是提升消費者的信心。

  這些消息在市場上鬧得格外熱鬧,讓鷹國的金融行業格外憤怒。

  這些利益,原本應該是屬於他們的利益而不是騰達的利益。

  他們指責因為納德的收縮,導緻鷹國丟失了這部分的利益。

  納德一方對於這件事情的態度也十分激烈。

  他們認為真正導緻丟失這部分利益的並不是納德,而是納德的前任和這些金融行業的從業者們。

  正因為納德的前任與金融行業的從業者們隻注重金融,不注重科技的發展,這才導緻華國的科技迎頭趕上,最後導緻被迫收縮。

  雙方各執一詞。

  到現在,誰對誰錯已經並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雙方現在已經開始了互相甩鍋的模式。

  有不少富豪在公開場合用言論攻擊納德。

  納德也是一點不慣著,往往會在幾天後的另一個公開場合回擊。

  任何一個話題下,都有可能變成兩者的互罵。

  雙方都在利用自己背後的力量,想要打贏這一場輿論戰。

  陳騰倒是沒想到自己的這個行為,竟然同樣會引起雙方爭吵的加劇。

  不過想想也是。

  雙方本來就是在吵架,吵架的過程中其中一方利益受損,自然要怪罪到另外一方的頭上。

  這很合理。

  對於他們吵架的行為,陳騰也隻想說一句請繼續。

  他本來就希望對方吵得越激烈越好。

  吵得越激烈,未來的矛盾就會越大,遲早會變成未來的一個隱患。

  如今意外之舉讓他們吵得更加激烈,陳騰非常高興。

  不過誰也沒想到,這份爭吵在三月份之後很快就平息了下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