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遊戲公司?這分明是科技巨頭

第962章 全自動工廠!月球植物園

  

  月球上的植物園有什麼東西呢?

  和藍星上的不一樣,月球植物園裡隻有兩種植物。

  一種,是在月球環境自然生長下發生變異的植物。

  另一種,是追月公司的科學家們根據月球環境,通過基因編輯等技術開發出來的植物。

  部分第二種植物,是在第一種變異植物的基礎上更改而來的。

  當晴晴帶著五人在植物園門口停下大鵬。

  走進植物園過後,他們看到的第一眼並非某個植物,而是某個植物的根莖。

  植物園的大廳裡擺放的,就隻有這個根莖。

  粗壯的根莖密密麻麻,不斷地向下探去。

  粗看一眼,這根莖的長度至少有五六米長。

  他們必須擡起頭看,才能看到植物根莖的頂部。

  晴晴的聲音適時響起:

  「這是我們月球上某些植物的根莖,事實上這還不是最長的。最長的足足有有近二十米長,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就是因為月壤中適合植物生長的營養物質比較少。

  「用我們通俗的話來說,月球上的土壤不夠肥沃。

  「植物為了獲取到充分的營養,隻能不斷的生長自己的根莖在土壤中尋找營養物質。

  「我們這個植物園裡面基本上所有的植物,都是基於這個大背景下誕生的。

  「同時,由於月球表面有嚴重的輻射。所以能夠在月球上生存下來的植物,都有著一定的抗輻射能力。

  「比如說我們接下來要參觀的土豆。」

  說著,晴晴帶著他們來到了第一個展廳之內。

  大約十幾個土豆一起擺放在這個展廳當中,這些土豆的個頭看上去都不大,瘦瘦小小很乾癟。

  和藍星上的土豆沒法比。

  不過既然敢拿出來展出,這土豆自然有獨到之處。

  「我們的這個土豆就可以在月球表面的輻射環境下生長,經過幾十次的育種和改良,現在土豆的個頭也相對比較大。」

  晴晴說著開始講解起每一個土豆之間做過的改良。

  越到後面的土豆,就越能適應月球上的惡劣環境,就越能扛輻射。

  她的知識儲備量很豐富,說起改良時候的一些小故事也講得很有意思,聽得直播間內的觀眾們都津津有味。

  除去土豆之外,月球上還在嘗試改良和種植玉米、小麥、紅薯等農作物。

  白菜、油菜等蔬菜,追月公司也在嘗試種植。

  甚至於還有一些現在還沒開始種,但是計劃要種的果樹。

  畢竟都有吳剛砍樹的神話傳說了,那肯定是要將傳說化為現實的。

  「這些植物的種植與改良,可以預防極端情況下,我們食物緊缺的危機。」

  晴晴笑著說道

  至於是多極端的情況,她也沒有舉例。

  不過也有些對月球有所了解的觀眾們心生疑惑。

  【不是說月壤中沒有有機物和微生物,根本沒法在月球上種植植物嗎?他們是怎麼做的?】

  【難道是……傳說當中的月球背面?】

  【管那麼多幹嘛?也許騰達就是有這種本事呢?】

  【隻不過現在備戰極端情況,還是太謹慎了一點吧?】

  【這家公司明明科技超發達卻還超謹慎。】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種憂患意識還是很不錯的。】

  觀眾們並沒有過多在意月球上的土壤環境。

  他們相信騰達總是有辦法解決的。

  事實也和他們猜的差不多,被送到月球上的農學專家一直都有在研究如何改良月球的土壤環境。

  沒有微生物,那就加微生物進去。

  沒有營養物質,那就加營養物質進去。

  就算是在藍星上種植植物,也是需要施肥的不是嗎?

  更何況……

  在月球上的人拉出來的糞便,總是要處理的吧?

  扔了太可惜,不如處理過後作為肥料改善土壤環境。

  接下來晴晴又帶著五位富豪參觀了一些流水線工廠。

  來到這家工廠之後,他們就發現了一個怪異的事情。

  工廠沒人,全都是自動化在工作的機器。

  「全自動工廠?」

  這他們倒不是很驚訝了。

  在藍星上,就有很多全自動工廠。

  現在自動化工廠是一個趨勢,他們這些超級富豪見得多聽得也多。

  不足為奇。

  不過他們很快又從晴晴的口中聽到了令他們驚訝的消息。

  「是的,這是我們月球上的全自動工廠。與藍星上不一樣的是,我們月球基地內的所有工廠,均已實現了全自動,未來所有的工廠,也都會是全自動。」

  「現在的工廠全自動,未來的工廠也會全自動?」

  瑞克一驚。

  這個含金量可就高多了。

  藍星上的工廠,大部分還是需要工人的——因為人工比機器便宜。

  隻有少部分工廠實現了完全自動化。

  但是聽晴晴這麼一說,這未來才是關鍵啊。

  「是的。在藍星上,因為全自動的成本過高,我們往往會將一部分機器難以完成的工序交給工人來做,但是在月球上,由於可控核聚變的實現,能源成本大大降低。

  「原先因為成本問題交給人工的工序,現如今又可以用機器與機器人來做。

  「因此在未來,月球上將會實現全自動工廠,等到可控核聚變微型化成功之後,這種全自動工廠在藍星上的普及率也會大大地提高。」

  晴晴描繪的這個設想,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個生產力高度發達的社會。

  【那成本降低了,產出的商品豈不是會很便宜?】

  【可如果不需要人了,這些在工廠上班的人上哪找工作呢?】

  【總不能都去送外賣送快遞吧?】

  【不會的,外賣和快遞,也可以用機器人送啊。】

  【真要到那個時候,感覺就不需要這麼多的工作崗位了啊,到時候失業的人肯定很多。】

  一時之間大家都有些心慌。

  畢竟大部分人的工作,都沒有到那種機器與人工智慧無法替代的程度。

  要是未來真的生產力高度發達,恐怕他們也該失業了。

  【放心吧,騰達現在的技術早就可以取代很多人類外賣員和快遞員了,不還是沒有大量動用無人機?】

  這一條彈幕,就像是一顆定心丸定住了他們的心。

  的確,不用太過擔心。

  騰達還是非常在意普通人的。

  不過網友們安心了,另一波人可就不安心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