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就退婚,白蓮花前妻跳腳了

第476章 晚稻豐收,全公社第一名

  

  老許忙著二婚的同時。

  周春明正在責任田裡忙碌。

  趙信才帶著辛家老三辛志勇,一起過來幫忙。

  再加上周占魁本人,一共四個壯勞力。

  收割起晚稻來非常的迅速。

  因為今年搞聯產承包比較晚,再加上,周家率先種植雜交水稻,買種子和化肥拖延了蠻久,所以鄰居們的稻穀都收完了,周家的地裡還沒動靜。

  鄉下割晚稻,一般在寒露以後。

  現在過了寒露,已經有十來天了。

  手握著鐮刀,周春明麻利的幹著活兒。

  估計大半天的時間,就可以收工。

  因為家裡的責任田雖然有五畝多一點,但是還按照要求,種了棉花和大豆這些經濟作物。所以,實際種雜交水稻的面積,大概接近四畝這樣。

  普通的壯勞力,割完一畝稻穀,大概需要六到七個小時。

  四個人每人負責一片區域,速度還是挺快的。

  跟市區和省城下著凍雨不同,河集生產隊這邊,仍舊是暖陽高照,空氣比較乾燥,適合進行農業生產。

  午後。

  周春明繼續幹著活。

  突然間,附近一片嘈雜,烏泱泱的走來一群人。

  「春明兄弟!肖書記來看你了!」周建強的聲音響起。

  他循聲望去,果然就見到,肖衛革領著一幫公社幹部,步行來到了田埂邊。

  「春明,你這個大老闆,還親自幹農活啊!交給手下的人幹就是了嘛!」邱振江也說道。

  周春明嘿嘿一笑:「勞動最光榮嘛,幹點活,出一身汗,身體才健康。」

  他放下手中的鐮刀,迎向接近的人群。

  「春明!你這雜交水稻,估計能畝產多少斤?」肖衛革問道。

  「我估計能有四百公斤往上,不超過五百公斤!」周春明笑著答道。

  頓時,人群發出了驚呼。

  因為大家都清楚,這個數字有多厲害。

  以往哪怕是豐收的年份,稻穀畝產也就三百公斤左右。

  肖衛革的目光,不由自主的打量著堆積在地上的稻穗。

  瞧著確實不少,但是也不能確定,周春明說的是真是假。

  「聯產承包合同上,可是寫清楚了,每畝稻田一年得交公糧六百五十公斤,你這個可以啊!屆時豈不是谷滿倉?」周建強也驚訝得合不攏嘴。

  因為對於這邊鄉下,雜交水稻是個新鮮事物。

  接觸過的人還不多。

  種植的更是寥寥無幾。

  大家都跟看熊貓似的,感到非常好奇。

  「如果能達到你說的數字,」肖衛革沉聲說道,「我馬上召開公社會議,把各個大隊的負責人叫來,推廣你的先進經驗,爭取在咱們公社普及這個品種。」

  「沒問題,大家等著瞧。」周春明很有信心。

  平時他也經常來自家地裡轉悠。

  對於莊稼的長勢,還是非常了解的。

  稻穀即將割完的同時,趙信才已經叫來拖拉機,運來了一台機械脫粒機,還有不少麻袋,準備打穀子。

  以前打穀子,用的還是那種木頭做的,非常的笨重,得有兩三百斤,還得要人輪流踩。

  現在實現了半機械化,效率一下子提升了很多。

  這也是周春明最近購置的,反正花不了幾個錢。

  黃昏之前。

  一畝地的稻穀,全都打好了。

  在眾人的見證下,上秤稱了一下,足足四百五十公斤。

  「大豐收啊,我滴個媽!」趙信才驚喜交加。

  「不錯!相當不錯!」肖衛革大喜,「春明兄弟,你這是走在了全公社的前面,畝產超過了所有人,是公社第一名。」

  「待會兒,我就讓他們通知下去,明天召集社隊幹部開會學習。」

  消息傳得飛快。

  不少社員都跑來圍觀。

  眾人都是羨慕嫉妒恨。

  同樣是種地,人家的收成咋就那麼高。

  也有不少腦子機靈的,已經開始打聽,在哪兒購買種子,每畝施什麼肥,用多少量,成本又是多少。

  周春明很有耐心,回答著他們的問題。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隻要雜交水稻普及開來,鄉親們再也不用為了交公糧發愁。

  好不容易,等他回到家裡,李嵐也來了。

  身為周家兒媳婦,在這種農忙季節,肯定要請假回來幫忙,把後勤給搞好。

  桌子上,已經擺了不少菜肴。

  不僅殺了雞,還宰了兔子,夥食非常的豐盛。

  「哥,你辛苦了!」李嵐迎上來,有些心疼的說道。

  因為在她眼中,周春明滿身都是汗,衣服也髒得不行,鞋子都沾滿了泥巴,瞧著就勞累了一整天。

  這多少有點不合適了。

  因為李嵐很清楚,家裡的資產已經奔著兩百萬去了。

  既然成了周百萬,這種臟活累活,實在沒必要親自上陣。

  「沒啥,適當的幹點活兒,對身體有好處。」周春明嘿嘿一笑,「從明年開始,我買一台機械收割機,十來分鐘收割一畝地,那就太簡單了。」

  李嵐嗯了一聲。

  反正家裡不差錢,搞農業機械化也沒啥。

  哪怕自家閑置著,也可以出租給需要的鄉親。

  其實,她並不清楚,周春明執意要幹農活的原因。

  在上一世,周春明認識的一位供貨商,年紀已經七十多了,身家早已過億,在大城市裡住著,因為常年的應酬,壓力也大,又是高皿壓,又是糖尿病。

  後來,這位老者索性離開城市,到山清水秀的小山村養老,每天自己挑水種菜,出一身汗,身體好多了。原先每天得吃兩顆葯降皿壓,堅持勞動以後,吃半粒葯就行。

  從這個經驗來看,適度的勞動,其實對身體有益。

  無論金錢多少,地位有多高,到了最後,還是要講究一個健康。

  周春明先是洗澡換衣服,然後坐下來吃飯。

  此時,趙信才和辛志勇,也換好衣服過來。

  大家吃吃喝喝,聊得很愉快,一天的辛勞不翼而飛。

  「老闆,志勇老弟剛從高中畢業,我想讓他來咱們店裡幫忙。」趙信才試探道。

  周春明瞟了一眼辛志勇,後者顯得有些忐忑。

  實際上,辛家三兄弟他都認識,而且這三位幾乎是一個模子裡塑出來的,都是黑鐵塔般的壯漢。

  辛志勇雖然還沒到二十歲,可也一身肌肉疙瘩,據說得了大哥的指點,也在暗地裡練拳腳。

  「歡迎啊!」周春明嘿嘿一笑,「。」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