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就退婚,白蓮花前妻跳腳了

第517章 華國首位私營企業主

  

  臨近中午。

  周春明接到一個陌生電話。

  對方自稱是市商務局的副局長,叫做是黎茂山。

  「周春明同志,告訴你一個好消息!」黎茂山說道,「你提交的建廠申請,經過上級部門的研究討論,原則上已經同意了。」

  「市裡對此事非常重視,鄒書記指示,由我來與你對接。」

  「落實建廠的一些細節。」

  「幫助民營企業,又好又快的發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同意了?

  周春明先是怔了怔,隨即露出笑容。

  原先這件事情,就很不容易。

  他自己都做了兩三套方案,以防申請被駁回。

  兄弟省份那位瓜子大王,麾下的產業,也有一定規模了,但也並未建廠。

  不出意外的話,他將是八零年代,第一個開私營工廠的企業家。

  估計夏中天沒少幫忙。

  效率非常的高。

  「黎局長你好,」周春明趕緊說道,「上頭是怎麼說的,方便透露一下嗎?」

  黎茂山沒有猶豫,立即答道:「告訴你也無妨,上頭還真的提出了幾項要求。」

  「首先,廠址定在咱們市裡的郊區,土地由你向市裡打報告租賃。」

  「其次,廠子招攬的員工,名額請務必控制在一百人以下。」

  「還有,員工應該以返城知青為主,幫助他們解決就業問題,薪酬福利方面,必須得到應有的保障。」

  考慮了一下,周春明點頭答應:「問題不大,我看行。」

  生產牛仔褲會造成一定的污染,所以建在市區並不妥。

  周春明前世參觀過某地的牛仔褲產業園,對這方面有所了解,國外也有媒體報道過,說是製作一噸的牛仔產品,會污染兩百噸的水。

  還有其他一些問題。

  所以他對廠址放在郊區,沒有任何異議。

  實際上,到了九零年代以後,本市的城區不斷的擴展,城區範圍擴大了數倍之多。原先顯得偏僻的郊區,也變成了人煙稠密的鬧市,地價也跟著不停的往上翻。

  地盤可以先租著,時機合適了,再購買下來。

  甚至,以後還可以開發成樓盤,或者是改造成大型購物廣場。

  至於員工人數控制在一百人以下,其實也是對周春明的保護。

  否則的話,容易引來爭議。

  等到廠子效益起來了,屆時政策也會變得寬鬆,可以再從容的進行擴張,招一千人,兩千人那都不困難。

  至於幫助廣大返城知青就業,周春明也一直在這麼做。

  他對於知青這個群體,向來抱有善意,願意儘可能的提供幫助。

  電話溝通過後。

  下午兩點半。

  周春明和三姐周春香來到市裡,見到了黎茂山本人,這是一位相貌和善的中年人,總是笑容滿面。

  雙方來到會議室,繼續商量建廠的事項。

  聊了很長時間。

  終於敲定了廠址。

  就在城南的石牯塘村,這裡有一片荒地,地勢還是比較平坦。

  哪怕建十幾棟廠房,外加一片家屬區,也綽綽有餘。

  至於租金方面,也是按照當下的行情,比承包荒山稍貴一些。

  反正周春明並不在乎。

  「春明同志,你覺得怎麼樣?有信心嗎?」黎茂山問道。

  「當然有!」周春明微笑道,「感謝省裡和市裡的各位領導,咱們廠子效益好了,也能更好的回饋社會。」

  「黎局長,麻煩你跟村裡的人說一下。」

  「我的計劃是,除了知青以外,另從村裡招工五十人,再給村裡捐建一座籃球場,把村裡通往市區的道路平整拓寬。」

  「太好了!」黎茂山大喜。

  這麼識趣的青年企業家,貌似還真不多。

  瞧著周春明雖然年輕,但是非常懂人情世故。

  「薪酬方面怎麼說?」另一位幹部問道。

  眾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到周春明身上。

  如果周春明提出的工資太低,說不得,他們還得替員工們爭取一下。

  最關鍵的在於,建廠的事情,市裡和省裡都在關注。

  各種詳細的內容,都要呈報上去。

  所以這方面的東西,確實需要過問。

  周春明不假思索:「現在社會上,普遍還熱衷於抱緊鐵飯碗,我這家廠子如果待遇太低,肯定吸引不了員工。」

  「我的計劃是,廠裡的員工實行保底工資,另外計件付酬勞。」

  「保底工資是每個月一百塊,這方面旱澇保收,計件工資是每生產一條牛仔褲,獎勵五毛錢。」

  「什麼?!!」全場震驚。

  這麼高的工資,哪怕在國營大廠都罕見。

  可想而知,公布出去會引起多大的反響。

  恐怕前來報名的年輕人們,將會是人山人海,大家都打破腦袋想進廠。

  旁邊的三姐周春香,也不由得怔了怔。

  因為這個酬勞,簡直太香了,哪怕在市級單位裡面,也隻有寥寥幾名領導,可以領到破百的月工資。

  普通的年輕人,每月領個三四十塊錢,就夠養活全家了。

  但是,周春香也很清楚,牛仔褲的利潤有多大。

  隻要賣出三條牛仔褲,幾乎就可以覆蓋一個優秀員工的月收入了。

  所以,周春明如此決定,她自然沒有異議。

  「周老闆,你是認真的嗎?」黎茂山很驚詫。

  「沒錯,」周春明很淡定,「酬勞這方面,將會公開透明,歡迎大家監督,我們主打的就是一個能者多勞,多勞者多得。」

  啪啪啪啪!大家不約而同的,都鼓起掌來。

  不愧是夏中天都看好的年輕人。

  確實非同凡響。

  黎茂山調侃道:「既然是這樣,恐怕招工啟事還沒張貼出去,人已經都招滿了。」

  聞言,眾人都被逗樂了。

  因為黎副局長說的,並不是戲言,而是非常有可能發生的。

  就憑周家廠子這麼高的待遇,隻要放出招工的消息,不曉得多少人爭搶著托關係走後門。

  區區一百名員工,隻怕用不到半天,就已經滿員了。

  「那麼今天就先到這裡,」周春明說道,「咱們改天抽個空,再去石牯塘村,到現場看一看。」

  「好!就這麼定了!我會抓緊時間,跟當地生產隊聯繫,爭取獲得老鄉們的支持!咱們隨時聯絡!」黎茂山立即表態。

  「那就辛苦諸位!希望咱們合作愉快!」周春明點了點頭。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