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就退婚,白蓮花前妻跳腳了

第407章 一碗水得端平

  

  周春明的眼光,令兩位姐姐很認可。

  這家店鋪的位置,實際上比李嵐和趙永紅那邊更優越。

  周春秀和周春香,帶著娃兒在屋裡屋外,看了又看。

  越看越是喜歡。

  就這地方,同時開布店和裁縫店,確實都沒有問題。

  開裁縫店還需要技術。

  賣布那是半點技術含量也沒有,會扯布,會收錢就成了。

  「老四,你說咱們要是開店,選在什麼時間段比較好?」周春香問道,「是不是要等二姐生了孩子以後?」

  周春秀摸了摸肚子,也朝他投來詢問的目光。

  「那是必須的,」周春明說道,「這件事情先不急,等孩子出世以後,二姐坐完月子再講。」

  「如此一來,至少到了元旦以後。」

  「家裡請了保姆帶娃兒,咱們就有時間,策劃這件事情。」

  頓了頓,他繼續說道:「而且,還有一個條件。」

  「還得等縣裡出現競爭對手,到了那個時候,分蛋糕的人多了,我媳婦和丈母娘才不會反對。」

  「免得一碗水端不平,容易引發家庭糾紛。」

  聽到他這麼說,兩姐妹都是恍然。

  看來確實如此。

  倘若當下就馬上開一家布店,距離還如此的近,那就是赤裸裸的搶生意。尤其是,如今「嵐嵐布匹商行」,一天的利潤極其可觀。

  哪怕分走了三成,也是個令人肉疼的數字。

  人家要是沒意見,那才叫怪事。

  如果出現了其他同行,情況又不一樣了。

  蛋糕就這麼大,與其分給外人,不如分給自家親戚。這麼簡單的道理,想必趙永紅和李嵐都能想得通。

  「我聽老四的,你說啥就是啥。」周春秀表態道。

  「對!我也一樣!」周春香也說道。

  周春明笑了笑:「如果你們實在著急,咱們也可以趁趕集的時候擺布攤,從我媳婦這裡拿貨,按照批發價。」

  聞言,兩女都是眼前一亮。

  這個可以有啊!

  到時註冊個體戶,在鎮上租一間門面,遇到趕集的日子,就賣成衣和的確良布料。

  不敢奢望能跟弟媳這邊一樣,每天賣十幾匹布。

  哪怕能賣個幾匹,也是好事情。

  利潤攢上幾個月,在縣裡開店的資金,或許就到位了。

  周春香更是在心裡,飛快的盤算起來。

  以的確良如今的暢銷程度。

  肯定是不愁銷路的。

  按照每個月趕集三到四次,每次哪怕隻賣兩三匹布,再加上成衣的利潤,恐怕還沒到過年,姐妹兩個就是萬元戶了。

  屆時有了經驗,到縣城開店也不遲。

  「那就按老四說的,」周春香立即說道,「這個辦法太妙了,也不會刺激到小嵐和趙姨。」

  周春秀緩緩點頭。

  顯然,也挺認可這一點。

  反正孩子出生在即,急也急不來。

  不如先在鎮裡打基礎,以後再把事業版圖,擴展到縣城這邊。

  確定了這個方向,姐妹兩個很興奮,又帶著娃兒,在縣城裡面逛街。

  周春明也趁機辦事。

  把一瓶藥酒送到了縣委大院,交給了一個老太太。

  這老太太是姚宗威的母親。

  藥酒也不簡單,是高利群用冬蟲夏草、枸杞和一些草藥泡製的,說是每天喝一點,能治失眠、食欲不振和病後體虛之類的狀況。

  主要是上一回,肖衛革來縣裡開會,拜訪了他的老大哥姚書記。

  這兩位頗有交情,啥都能聊。

  姚宗威聽說鎮子上的藥酒效果挺好,就讓肖衛革找機會給他捎一點。

  原因就是,姚宗威的老母親,自從前年大病一場以後,就經常睡不著覺,也沒啥食慾,身體一天比一天虛弱。

  剛好,這位又是個大孝子,自然擔憂得很。

  肖衛革又親自跑到藥材站,跟周春明叮囑這件事。

  不管怎麼說,能跟本縣父母官搞好關係,那倒也不錯。

  周春明看過中藥方面的書。

  冬蟲夏草泡酒,確實有這方面的功效。

  至於雙方之前的恩怨,則是隨著許正茂的倒台,而煙消雲散了。

  下午五點鐘左右。

  周春明才返回鎮子。

  他還沒坐下歇一會兒,劉木匠就找上門來。

  實際上,傢具廠距離這邊不遠,周春明偶爾也過去轉一圈。

  畢竟,他是傢具廠的大股東,年底要有分紅的。

  「老劉,有事兒嗎?」周春明笑道,順手給對方遞了一支煙。

  劉木匠接過來,把煙別在耳朵上,然後說道:「沒事兒就不能來找你?你現在可是大忙人啊,聽說還在縣裡開了布店,生意火得很。」

  說話的同時,劉木匠一臉羨慕。

  其實,他聽人說過縣城布店的狀況。

  本來以為,自己經營傢具廠,已經夠賺的了,當上萬元戶隻是時間問題。

  沒想到,跟布店一比,那就啥也不是。

  甚至有人分析說。

  縣城新開的那家布店,一個月搞不好就能產生一個萬元戶。

  深入打聽了一下,劉木匠人麻了。

  開店的居然是熟人,而且還是周春明媳婦。

  李嵐家原先是啥情況,劉木匠當然清楚。

  所以,布店的真正主人是誰,用腳趾頭想就知道了。

  「是嗎?」周春明又笑了,「那是我媳婦的生意,有啥問題嗎?」

  「沒問題,」劉木匠搓了搓雙手,說道,「我的意思是,既然咱們不差錢,不如也給傢具廠買輛車,方便拉材料和送貨。」

  「你看藥材站都三輛車了,咱不能偏心啊。」

  聽到這個,周春明頓時恍然。

  原來老劉過來,是想忽悠他追加投資。

  「買車可以,」周春明說道,「不過呢,暫時隻能買兩輛拖拉機,生產隊裡的那些路,東風貨車根本進不去。」

  「而且,你們進貨是從木材公司,距離又不遠,讓他們送貨上門就行。」

  兩輛拖拉機?

  劉木匠翻了個白眼。

  說實話,聽到這個方案,他是相當不爽。

  不過,周春明說的也沒錯。

  買大型貨車確實有點多餘,很多生產隊也就勉強通馬車,土路相當的窄。

  反正又不用他自己掏腰包,有兩輛新傢夥,也算不錯了。

  除了傢具廠使用,平時還可以拉一拉稻穀、化肥之類的,用途多得很嘛。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