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就退婚,白蓮花前妻跳腳了

第325章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順眼

  

  拗不過李嵐的熱情。

  周春明留下來吃晚飯。

  這個時候,石頭和虎子也回來了。

  一問才知道,兩人騎著自行車,去附近的公社抓秧雞。

  不多不少,總共逮了九隻。

  也可以改善一下夥食。

  原來,他倆跟趙信才偷師,學會了布置陷阱這一招。

  捉來一隻秧雞當誘餌,在它們同類出沒的地方,貼著地面拉起一個二十公分高的小網。然後,用收音機播放秧雞的叫聲,不斷的把周圍的秧雞吸引過來。

  秧雞這種小東西,別看叫做雞,但是體格比鴿子還小一點,而且非常好鬥。

  聽到同類的叫聲,立即衝過來打架,疾跑成了一條直線,速度還非常快,瞬間中招落網。

  也有倒黴蛋,隻是路過瞧一瞧,不幸爪子絆到網眼裡,立即掙脫不開。

  石頭和虎子趁著暑假,掙了不少錢,大部分交給了母親趙永紅,也留了一部分當私房錢。

  他倆來到縣城以後,就想辦法買了一台二手的收錄機,然後跟秧雞杠上了。

  「快開學了,你倆收斂一點,該看書了。」周春明無奈道。

  這兩個年輕小夥,整天閑得蛋疼,恨不得天天在野外混跡。

  「對啊,聽春明哥的,」李嵐也闆著臉,教訓道,「整天就知道瘋玩,書本從來也不翻。」

  石頭縮了縮脖子,表示知道了。

  虎子卻笑嘻嘻的說道:「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我要跟姐夫掙大錢。」

  現如今,兩人叫慣了「姐夫」,已經改不過來了。

  反正是自己人,也不用計較那麼多。

  周春明說道:「該讀的書,還是要讀的,我對你倆的要求,至少讀個大專以上。否則的話,以後甭想讓我帶你們。」

  大專?!

  石頭和虎子對視了一眼,都有些為難。

  不過,至少也有了目標。

  周春明為什麼不提中專,是因為在當下,由於特殊原因,想報考中專要求是高中畢業,而且由於畢業包分配,錄取名額有限,競爭非常激烈。

  甚至有人說,八十年代初的中專,比大學都難考。

  石頭和虎子不是尖子生,根本不用想。

  「對!現在條件好了,要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趙永紅也跟著表態。

  兄弟兩個齊齊點頭,算是答應了。

  他倆都很想跟著周春明混,自家姐夫都信不過,誰還能相信。

  更何況,周家如今眼看著富裕起來,周春明搞錢的手段,也令石頭和虎子很佩服。

  飯後。

  趙永紅像是想起了什麼,問道:「春明,布店的事情,咱們準備得怎麼樣了?」

  旁邊的李嵐,也看了過來。

  母女倆自從搬到縣城以後,就開始琢磨這件事。

  雖然家裡有不少積蓄,但是長期這樣下去,肯定坐吃山空。

  她們都是常年勞作,一旦空閑下來,都有點不自在,總想找點活計來幹。

  周春明淡然道:「下個禮拜,我讓胖三嫂過來提親。然後,找人修整一下鋪面,辦營業執照什麼的。」

  「太好了!」母女倆大喜。

  有了明確的日期,那就有盼頭了。

  現如今,還沒有裝修這個概念,倒是可以找些泥瓦工,把那三間鋪面布置一番,搞得稍微像個樣子。

  隨後,周春明又說道:「初期的投資,進貨,資金周轉,都由我來負責,不用你們操心。」

  「在縣城裡,再招聘三到四個小姑娘幫忙。」

  「第一年的分成,初步定是我七你們三,第二年是六四,第三年是五五,再往後就全歸你們了。」

  趙永紅和李嵐聽著,也沒覺得有太大的問題。

  畢竟,鋪面和資金,甚至進貨渠道,都是由周春明搞定的。

  人家多拿一些,也很正常。

  再加上,店鋪開到第四年,她們就可以全面接手,自負盈虧了。

  至於為什麼招那麼多人。

  趙永紅也聽閨女說過。

  根據周春明的「推斷」,哪怕在縣城這裡,布店一天的營業額就可以破千,這還是低谷期。到了旺季,這個數字能翻三到四倍。

  就憑她一個人,百分之百的忙不過來。

  為什麼呢?

  因為不要布票,而且比國營百貨店便宜,這就足夠了。

  甚至不需要打響招牌,隻要讓老百姓知道這兩條好處,肯定會蜂擁而至。

  沒辦法,賣方市場就是這麼簡單粗暴,錢非常的好掙。

  藥材站那邊,之前也是這樣,規模起來以後,需要的人手越來越多,大家都看在眼裡。

  趙永紅雖然以前在果園組幹活,做的都是些除草,灑葯,摘果之類的活兒,但是她有初中學歷,算賬管店是沒問題的。

  至於家裡的三個孩子,因為都要上學,所以幫不上什麼忙。

  倒是遇上放假,可以幫忙看店。

  進貨渠道的問題,其實也不用操心,周春明已經都聯繫好了。

  現如今,紡織企業遍地開花。

  布匹滯銷這件事情,已經開始了。

  憑著前世的記憶,以及廣闊的視野,對於周春明來說,進貨渠道多的是,根本不用理會省城的棉紡廠。

  不可能被誰拿捏。

  哪家進貨價低,質量好,他就找哪家。

  哪種布料流行,他就進哪種。

  把布匹的價格打下來,想掙錢還不是分分鐘。

  跟趙永紅和李嵐聊了幾句,周春明又說道:「我的計劃是,先立足本縣,把總店這邊的生意搞好。」

  「再想辦法擴張,把分店開到市區,以及周邊的五個縣城。」

  「隻有形成了規模,才能把利潤最大化。」

  這個構思讓母女倆精神一振。

  鹿州市那邊人口眾多,市場需求更旺盛,賺錢的速度也更驚人。

  如果不是周春明提出來,趙永紅和李嵐想都不敢想。

  她倆沒啥見識,想法很有局限性,習慣於小打小鬧,不像周春明,上來就盤算著搞連鎖。

  「哥!你說啥我都聽!」李嵐笑容燦爛,「按你說,咱家這店該叫什麼?」

  周春明微笑道:「就叫『嵐嵐布匹商行』,主打各種布料的批發和零售,我想用不了多久,這招牌就能打響。」

  聽到未婚夫,用自己的名字給店鋪命名,李嵐心花怒放,不住的點頭贊同。

  「很好!就叫這個吧!反正這生意,以後也要交給小嵐的!」趙永紅當即同意。

  這女婿她是越看越順眼。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