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就退婚,白蓮花前妻跳腳了

第654章 計劃不如變化

  

  這天早上。

  周春明來到市商業局二樓,這裡有一間會議室,黎茂山等人,已經提前到來了。

  在座的,有熟悉的面孔,比如肖衛革和韓二斤,也有數人完全未曾見過。

  黎茂山主動站起來,向周春明介紹。

  原來,新面孔裡面,有市第三制衣廠的呂昌輝廠長,也有石牯塘生產隊所在的南郊公社書記,叫做曹力。

  另外的幾位,則是商業局的幹部。

  「既然人都到齊了,那咱們開個簡短的會議,傳達一下市委鄒書記的意見。」黎茂山清了清嗓子,示意秘書把門關上。

  等到門口關好,黎茂山的目光,又落在肖衛革和韓二斤身上。

  他說道:「肖書記和韓書記,你們兩位之前提交的報告,雖然經過了貴縣的同意,但是到了鄒書記這裡,被打回來了。」

  聞言,肖衛革和韓二斤都有些窘。

  他們之前跟周春明商量了,打算以集體的名義,搞個公社制衣廠,給「公牛牌」代工。

  周春明如今發達了,是眾人眼中的財神爺,隻要能搭上這趟順風車,那絕對是財源滾滾。

  而且,跟私營經濟不同,公社搞的廠子,不會有人數限制,招收幾百人,甚至幾千人,那都不成問題,完全可以解決「公牛制衣廠」產能不足的問題。

  商議妥當之後,肖、韓二人起草了計劃書,向縣裡打申請報告。到了姚宗威這裡,自然不成問題。

  但是經過市裡審批的時候,申請報告被否決了。

  因為他們計劃的制衣廠,除了生產牛仔夾克和牛仔襯衣之外,也打算加工牛仔褲的。

  這就涉及到了設備的進口。

  需要大量的外匯。

  領導不點頭,根本行不通。

  「鄒書記怎麼說?」肖衛革試探道。

  黎茂山答道:「鄒書記的意思是,在石牯塘生產隊這邊,以『公牛制衣廠』為核心,逐步建立牛仔產業園,帶動本市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

  「你們的廠子,要是肯搬來石牯塘,那倒沒有問題。」

  聽到這話,肖衛革和韓二斤不約而同的,嘆了一口氣。

  這明顯不可能。

  廠子搬到那邊,哪還算他們的政績,隻會為人做嫁衣。

  難怪人家不批準,而且,還把南郊公社書記叫來了。

  這意思就是,計劃不如變化,想法是美好的,現實夠殘酷。

  黎茂山又看向呂昌輝,說道:「咱們市裡的第三制衣廠經營不善,效益滑坡,發工資都困難了。」

  「根據這個情況,鄒書記指示,將第三制衣廠遷往南郊公社,入駐石牯塘生產隊,配合『公牛制衣廠』擴大經營,給周老闆的廠子做代工。」

  「這麼一來,能夠盤活咱們的國有資產,也能跟『公牛制衣廠』互幫互助,實現共贏。」

  呂昌輝點了點頭,興奮的搓了搓手。

  顯然,他早就知道這則消息。

  上頭已經事先跟他溝通過了。

  周春明倒也不奇怪,因為在此之前,黎茂山探過他的口風,問過此類問題。

  隨著「公牛牌」的走紅,百人小廠哪怕全力以赴,也完全沒辦法供應偌大的市場。哪怕新廠子建起來,也就能夠堪堪滿足,各個城市分店的供貨。

  如果要徹底佔領全省市場,把銷售渠道鋪滿所有縣城,甚至是走出去,產品銷往周邊的省市。

  那就需要更大的產能。

  「下面,請呂廠長介紹一下,第三制衣廠的現狀。」黎茂山又說道。

  呂昌輝當仁不讓,對著周春明,詳細的講了起來。主要是講,廠裡有四百多名職工,生產設備是什麼,原先是做哪種產品的,當前遇到的困難是哪些。

  周春明仔細的聽著,不時的做著記錄。

  國營廠子效益不好,原因非常多。基本上,還是因為跟不上形勢的變化,沒有自己的拳頭產品,無法在市場上立足。

  第三制衣廠就是其中的典型。

  看到這一幕,肖衛革聳了聳肩膀,感覺心裡很不是滋味。

  主要是,這件事是鄒正毅指示的,成也得成,不成也得成。

  肖衛革和韓二斤就算再有意見,也得老老實實的憋著。

  南郊公社的曹力書記,也跟著表態,會全力支持牛仔產業園的建設,儘可能提供一切便利。

  顯而易見的是,隨著市裡政策的扶持,入駐產業園的廠家會越來越多,形成一定的規模。

  這對於公社是好事。

  場地的租金,可以留給生產隊分紅。廠子有空缺的崗位,也能優先提供給本地社員。

  畢竟,「公牛制衣廠」已經給石牯塘生產隊,提供了七八十個崗位,包括廠裡的正式員工和外包員工一起。

  廠子一旦多起來,能解決的就業崗位,必然會劇增。

  「既然是鄒書記的意思,那咱們就好好合作,」周春明說道,「具體的事宜,會由我三姐周春香,還有生產主管馮麗娟,跟呂廠長這邊對接。」

  「請放心,她們會做好安排的。」

  「隻要產品質量合格,我們可以簽訂包銷合同,以便於長期合作。」

  「明白!」呂昌輝趕緊點頭。

  他也聽說了,周春明旗下的產業比較多,並不隻有「公牛制衣廠」,所以根本忙不過來。

  由周春香和馮麗娟跟第三制衣廠接洽,是比較合適的。

  第三制衣廠的定位,已經是代工廠,當然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能搶了主人家的風頭。

  能不能洽上飯,還要看「公牛制衣廠」的意思。

  誰讓「公牛牌」一炮而紅,如今成了全省聞名的大牌子呢。

  不誇張的說,「萍果牌」和「海浪牌」的風頭,已經完全被蓋過去了。

  如果日產量能跟上,「公牛牌」很快將成為行業一哥。主要原因是,其他兩個牌子,沒怎麼打廣告,不像周春明這邊,上來就是廣告轟炸。

  這一場會議,開了個把小時。

  該談的都談了。

  隨後,呂昌輝作東,請大家吃了一頓。

  席間推杯換盞,自然不必說。

  散了場以後,肖衛革滿嘴酒氣,摟著周春明的肩膀:「春明兄弟,你瞧這事可咋整?咱們還有合作的機會嗎?」

  韓二斤也緊盯著這邊,明顯心有不甘。

  「為什麼不能?」周春明笑道,「搞不成制衣廠,還可以搞別的嘛,如果有條件的話,建一家蛤蟆鏡生產廠家,我是喜聞樂見的。」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