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婚禮~~
蘇瑾瑜溫聲道:「小秋,你最近有去大槐樹底下嗎?」
軒轅默也笑著打招呼:「硯秋,恭喜你,希望你和小薛能百年好合,一世平安。」
許硯秋臉色巨變,他死死地咬住牙關,一字一句問道:「是你們嗎?」
蘇瑾瑜鼻頭髮酸,低聲嗯一聲:「是我們,小秋,我是瑾瑜。」
許硯秋快步往前走,到二人面前停下後小聲問道:「小曼,雲舟,是你們嗎?」
軒轅默笑著對著他的肩膀一拳:「今天你是新郎官,哭什麼,難道新娘子不讓你進房間?」
蘇瑾瑜笑著遞給他一張紙:「老王說你今天結婚,讓我們回來看看。」
許硯秋激動道:「你們以後能隨時回來嗎?」
軒轅默笑了笑:「硯秋,我們都很好,知道你們也很好,我就放心了。」
說完,他的目光落在後面的顧家兄弟和馮裕安身上。
馮裕安好奇地看著他,軒轅默對著他微微一笑:「裕安。」
馮裕安眼睛一亮:「你好。」
「我給你帶了兩瓶酒。」
馮裕安更加驚奇:「謝謝你。」
蘇瑾瑜忙道:「小秋,你快去迎親!」
許硯秋哦一聲,對著後面一揮手,兄弟們都趕了過來。
「景元,景炎,國棟,景華,這是我朋友蘇瑾瑜,這是……」
顧景元神情微動,不動聲色地看向蘇瑾瑜,他彷彿記得很多年前,許硯秋對著那個來過一次的女孩子提過這個名字。
蘇瑾瑜接話道:「他叫軒轅默,我們才回國沒多久,今天天沒亮特意從餘杭趕過來參加小秋的婚禮。」
見顧景元盯著自己,蘇瑾瑜對著他笑。
許硯秋要去迎親:「景元,裕安,你幫我招呼他們兩個。」
顧景元點頭:「好。」
顧耀堂喊一聲:「小秋,別磨蹭了,快迎親!」
馮裕安像個好奇寶寶一樣湊了過來:「你們好呀,我叫馮裕安。」
蘇瑾瑜笑看著他:「你好,小秋跟我們說起過你,說你聰明機靈。」
馮裕安哈哈笑:「小秋就是愛誇人。」
軒轅默拉著顧小曼走到一邊,給迎親隊伍讓路。
顧耀堂從二人身邊路過,抓了一把糖給他們:「從國外回來的?小秋真了不起,凈認識一些大人物!來,吃喜糖!」
軒轅默笑著接過糖:「謝謝顧二叔,我們也是回國結婚的,剛領了結婚證。」
顧耀堂一拍大腿:「這麼巧啊!恭喜恭喜,哎呀,中午一定要多喝兩杯。」
軒轅默笑:「好啊,我跟顧二叔多喝兩杯。」
顧耀堂大嘴一咧:「行行行,一定要多喝幾杯!走,先去迎親!」
小夫妻兩個跟著顧耀堂一起進了林家飯店。
薛家不是本地人,來送親隻能住在鎮上。
蘇瑾瑜一邊觀看迎親,一邊跟馮裕安聊天:「裕安,你結婚了嗎?」
馮裕安哈哈笑:「還沒有呢。」
蘇瑾瑜笑:「你在哪裡工作?」
「我在廬州工業局,你們之前見過我嗎?」
「我們和小秋是好朋友,這裡的人我們都認識。」
「哇,小秋這個悶葫蘆居然告訴你們這麼多!」
「景元結婚了嗎?」
「還沒呢。」
「他在哪裡工作呢?」
「博士畢業後留校任教。」
「在哪個學校啊?」
「在科大。」
「哇,他真厲害!」
顧景元總感覺面前的女子有些熟悉,聽見她誇自己,他謙虛了一句:「你們能去國外讀書,更厲害。」
蘇瑾瑜開玩笑:「我們都厲害!」
馮裕安笑著問道:「你們以後定居餘杭嗎?」
蘇瑾瑜笑著搖頭:「我們很快又要出國了。」
馮裕安哦一聲:「那你們外語肯定很好。」
軒轅默問了一句:「景元,你弟弟也在讀書嗎?」
顧景元搖頭:「他本科畢業後選調去了省直機關。」
「硯秋呢?」
顧景元眼神微閃,如果和小秋哥是好朋友,怎麼會不知道他在哪裡工作。
出於禮貌,他仍舊很禮貌地回答她:「小秋哥和我弟一樣的。」
軒轅默瞭然,繼續看向馮裕安,這個徒弟在很多年裡都是他最好的左膀右臂,幫他打前鋒、啃硬骨頭,他一路拉扯徒弟近三十年,師徒兩個比親兄弟還要可靠。
馮裕安見他看自己,對著他笑了笑,露出一口小白牙。
正說著呢,顧景炎湊了過來:「哥,快去幫忙叫門!」
蘇瑾瑜拉著軒轅默一起去:「走走,我們去看熱鬧!」
許硯秋隔著門和薛文蕙說了幾句悄悄話,很快,屋裡響起薛文蕙的聲音。
「外頭是瑾瑜姐姐和姐夫嗎?」
蘇瑾瑜看向許硯秋,許硯秋眼底帶著濕潤,對著她輕輕點頭。
蘇瑾瑜看懂了,她鼻頭有些發酸,對著屋裡頭回道:「是我,文惠,恭喜你呀。」
薛文蕙的聲音夾雜著一絲哽咽:「多謝姐姐回來看我們,我和小秋一切都好,你們還好嗎?」
「我們都很好,文惠,恭喜你們。」
「姐姐能給我唱首歌嗎?或者彈奏一曲也行,算是今天迎親的第一道關卡。」
蘇瑾瑜笑起來:「當然可以,我也剛跟默默領了結婚證,今天來點喜慶的音樂。」
「也要恭喜姐姐。」
「謝謝文惠,哎呀,可惜沒有樂器。」
旁邊林老闆忙道:「有,今天有樂隊呢,你們需要什麼!」
蘇瑾瑜要了一把嗩吶和一根笛子。
「默默,百鳥朝鳳你會嗎?」
「會。」
嗩吶聲響起,一首嘹亮的百鳥朝鳳開始在整個大廳裡回蕩。笛子和音,一點不錯。
許硯秋微微詫異,他現在這麼通音律嗎?
他把軒轅默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看起來不像是普通人家的子弟,長得不錯,和雲舟各有千秋。
他們終於又在一起了。
一首百鳥朝鳳很快結束。
趙國棟喊起來:「嫂子,你看,我二哥找來這麼好的外援,吹得這麼好聽,你開開門呀!」
場面又熱鬧起來。
蘇瑾瑜和軒轅默站在那裡看熱鬧。
人群中有很多熟人,每個人都在記憶中活了過來。
許硯秋帶著兄弟們叫開了門,帶著薛文蕙辭別薛家父母,然後由薛文禮背著妹妹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