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我們太子殿下可真的太厲害了
不過,小太子在林同知的心裡,那真的是已經堪比神一樣的存在了。
困擾他們知府大人的四大世家,一直給他們賑災帶來巨大阻礙的四大世家,太子殿下就是幾句話,就讓四大家主狠狠出一波皿。
果然,太子殿下就是太子殿下!
林同知看著這一箱一箱白花花的銀子,心裡美的不行,要知道,修築堤壩可是太費錢了,偏偏朝廷一直沒有落實這筆銀子。
這姑蘇的官員都在擔心,會不會修著修著,因為銀子不夠,這堤壩就斷了。
現在他們不擔心了。
這可是有25萬兩銀子啊!
雖然靠這點銀子修堤壩是肯定修不成,但是,至少短期內不用再擔心了。
銀子也出了,再不甘心也不能把送出去的銀子收回來,該打聽的事情如果不打聽,那這銀子還真的是白花了。
「同知大人,我看河堤上的百姓好像都很愛服徭役,這可是往常沒有的事情。」
最先開口的是鄭山甫。
林同知:「服徭役?誰說百姓們在服徭役?他們可都是官府請的工匠,每天都有工錢領的。」
「那麼長的河堤,這麼多百姓,這每天要花去多少銀子?官府也太有錢了!!」
鄭山甫下意識的感慨道。
「官府哪裡還有銀子,賑災的時候早就已經用光了,這可都是太子殿下負責。」
提到太子,林同知那可真的是從心底感激。
鄭山甫微愣,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好。
行吧,他算是知道為何今日他們會損失這麼多銀子了!
敢情太子殿下負責給這些百姓發工錢呢!
他們就是撞槍口上了。
林同知已經忍不住開啟了誇誇誇模式。
之前他一直以為,搞錢最厲害的是五皇子,這天下第一樓說開就開,開了還不算完,還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打響了名聲,迅速收攬了這麼多的豪客,不但賺到了大筆的銀子,還能供給災民點。
那可真的是賺錢的一把好手。
而現在,見識到了太子殿下指鹿為馬,強行從四大家主手裡摳出來二十五萬兩銀子,在林同知心裡,太子殿下的能幹,迅速超過了五皇子。
能遇到一個如此認真負責,又不怕承擔責任的賑災官員,是他們姑蘇得服氣!
也是整個姑蘇百姓之福!
林同知有個毛病,一開口,這話匣子就有些收不住。
「四位家主放心,這些銀子,必定全部用來修築咱們姑蘇城的堤壩,得益於太子殿下和四皇子殿下,咱們堤壩用上了混凝土和水泥。」
林同知直接開始了炫耀模式,「這兩樣東西真的是太神奇了!不僅速度快,還非常結實堅固,關鍵是還能減輕百姓的負擔,如果以後修築堤壩都用這樣的方式,那可真是太省時省力,還能提高速度。」
「太子殿下和四皇子當真都是能人,竟然連這樣方便好用,物美價廉的東西都能做出來!」
四位家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們總算是明白了,為何剛剛跟在堤壩上,會看到那樣的景象。
跟他們印象中的修築堤壩完全不同的勁情景。
水泥和混凝土?
水泥他們也聽過幾耳朵,聽聞去年就開始用來修築堤壩了,隻是,那都是其他地方,江南地區隻是應付了事。
畢竟上一批的江南官員的目標都在銀子上,誰關心堤壩要不要修?
沒有想到,水泥配合混凝土,竟然能達到這樣讓人震驚的效果!
楊家主心裡明白,他的第一個策略算是不能用了。
就看堤壩上那些百姓的精氣神,就知道什麼煽動百姓情緒鬧事,是煽動不了了。
估計安排的人剛開口煽動情緒,就會被這些百姓捆起來打。
那些修築堤壩的百姓們自己都不覺得辛苦,反而幹得熱火朝天,這要是有人是太子的不好,那還了得?
事實證明,楊家主想的一點兒都沒有錯,可以說是料事如神也不為過。
他安排的那幾個青壯,整日也不好好乾活,就四處尋摸,眼睛也不老實,這邊盯盯,那邊看看的,就是幹活不賣力。
他們已經被同樣過來幹活的百姓教訓了好幾次,這些百姓主要以說教為主。
一開始他們還是苦口婆心的給這幾個青壯講道理——
這堤壩可是為咱們整個姑蘇城修的,為整個姑蘇的百姓們修的,太子殿下又供飯,又給銀子。
你說說你們一個個的身強力壯的,每天吃那麼多飯,也沒見你們多幹活兒啊?
這可不行!
這幾人根本插不上話,身邊這麼多百姓,一人一張嘴,一人說上幾句,說得他們腦瓜子嗡嗡嗡的,連反駁都反駁不了。
別說反駁了,他們連一句話都插不上。
可以說,這幾天,這幾人的腦子和耳朵都遭了大罪。
後來幾個人一研究,覺得要完成家主給的任務,他們的主動出擊,可不能這麼被動。
然後,他們就開始各自尋找目標,想要煽動百姓們的不滿情緒。
說實話,這目標可真的太難尋找了。
可以說,這些堤壩上的百姓,一個個對太子那可真的是感恩戴德,都把太子殿下當成恩人對待。
幾人好不容易篩選很出了兩三個,覺得這兩三個百姓是非常容易攻破的,覺得從這幾個人下手,這件事情的成功率會高上很多。
可是,這幾人怎麼都沒有想到,就是這三兩個他們篩選出來的百姓,那也是裝的!!
他們這邊正煽風點火,那幾人聽後連連點頭,那附和的聲音比他們都大,都認為他們說的非常有道理。
他們本以為家主交給他們的事情穩了,隻要這堤壩上一亂起來,到時候家主必會大大嘉獎他們幾人。
幾個青壯已經開始幻想拿到了家主的賞錢之後,要怎麼花了,然後就看到一群衙役沖了過來,直接將他們綁了。
幾人還沒弄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聽到後面又冒出來一個聲音,「官爺,就是他們幾個!」
來人正是他們幾個花了好幾天精挑細選出來的,百姓中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