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夭壽!我家超市能穿越

第529章 總有刁民想害孤

  

  小太子抖了抖就剩了一個底的小布兜,方才還是一袋子呢,「你確定我看錯了?」

  二皇子:「……」

  二皇子無言以對。

  他竟然吃了這麼多嗎?

  他怎麼不知道?

  吃光了小太子的小零嘴的二皇子,隻能接下收玉米的工作。

  末了,他還補充了一句,「我覺得我剛剛說錯了,你還是有點可怕的。」

  尤其是忽悠人幹活的時候。

  小太子哼著歌,一躍從屋頂跳了下來,最後的一塊田地都安排好了,高興!

  今天又是收穫滿滿的一天呢!

  二皇子受傷的成果達成了。

  *

  小太子這一個月那真的是非常非常忙,水稻和大豆還好,老農都種過,有自己的經驗,秋收也都知道該怎麼做。

  可是,像是土豆,紅薯,玉米這些的,那可真的隻能靠小太子一個人,其他人都不知道要怎麼搞啊!

  而眾人依靠的小太子,其實也是一瓶水不滿,半瓶水晃悠,他隻懂理論,不懂實操啊。

  他所擁有的種田知識,全都是在小超市裡的農業視頻裡學到的,他心裡也沒底,隻能按照在視頻裡學到的辦法豐收,儲存。

  天知道,當他看到了糧食的畝產量的時候,心情是多麼多麼的激動!

  有了這樣高產量的作物,那全天下的百姓,就可以都吃上飯,不被餓死,就這一點,小太子就激動的好幾天沒睡著覺。

  也就是他小小年紀,內力深厚,否則,但凡是換了別人,估計都夠嗆非得來一根人蔘補補。

  小太子這越是興奮激動,心裡對這些糧食就越是看重,尤其是土豆和紅薯,這些可都是明年的種糧!

  可不能出一點差錯!

  這要是沒保存好,爛了壞了,那可要心疼死他。

  小太子這邊正默默為如何推廣新型種糧,擴大土豆,紅薯,玉米的種植範圍,努力讓大家都吃飽飯而努力,朝堂裡已經亂成一鍋粥了。

  原因無它,山東大旱,顆粒無收,餓殍遍地,明明賑災的米糧已經撥下去兩撥,可災情依舊沒有好轉,已經有災民到了京城之外謀生路了。

  偏偏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山東大旱,江浙連日暴雨,河水泛濫,河堤被衝垮,這淹得可就不是農田了,村莊,鎮子,城池,全部被大水淹沒。

  災民遍地,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偏偏這兩處都是大梁的糧倉,江浙一帶更是大梁賦稅的主要來源,現在兩地都造了災,民間已經生出天子行為不端,以至於上天降下天罰這一類的謠言了。

  兩地遭災,國庫剛剛充裕的一些,嘩啦啦的又都通通流了出去。

  當然,如果能達到賑災的目的也行,銀子嗎,有商部在,陸承天其實並不擔心。

  可偏偏,無數銀子撒了出去,卻沒能達到賑災的效果。

  江浙一帶遭災的村莊已經十室九空,更聽聞,有地方已經有了疫情,陸承天看著奏章,又急又氣。

  滿朝文武,平日裡就他們毛病最多,動不動參一下這個,參一下那個,可是,真當朝廷用人的時候,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難堪大用!

  其實,情況也不像是陸承天認為的那樣,畢竟,之前朝堂裡來了一次大換皿,很多重要的職位,都換上了他這些年培養的人手。

  但情況是,江南地區因為小太子幾個月前殺瘋了,一大批官員紛紛落馬,基本上從大到小,全都換了一個遍。

  這確實讓江南官場一片清明,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弊端,新上任的官員根本不了解當地的具體情況。

  如果安安穩穩的話,也沒問題,有的時間給這些新上任的官員熟悉情況,可偏偏遇上了十年不遇的大暴雨。

  洪澇災害一來,由於當地官員不熟悉情況,就給賑災帶來的極大的難度。

  要說有哪個官員膽大包天,敢貪污朝廷的賑災銀兩,那也不至於。

  畢竟,小太子抄家的架勢在江南一帶已經傳遍了,這剛發生沒幾個月,誰也不敢頂風作案,畢竟,誰也不想自己剛剛置辦的宅子,連花園裡的假山,錦鯉都被抄走,主打一個片甲不留。

  江浙是這個情況,山東一帶就是另外的情況了。

  山東巡撫幾次上摺子請朝廷賑災,朝廷賑災的銀子也是源源不斷的運了過去,可是,卻不見任何成效,災民都衝到京城之外了。

  陸承天不高興,朝堂之上的氣壓更低。

  偏偏這個時候還不怕死的禦史,想要轉移目標,轉移戰火,就參起了小太子。

  「啟奏皇上,今日京中傳言,太子殿下廣邀眾人,去皇莊品嘗美食佳肴,京中書院,乃至國子監的學子,都在其中,甚至連書院的夫子也紛紛如約前去。」

  「如今山東江浙一帶均受天災之侵擾,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更有甚者,餓殍遍地,可太子身為東宮之主,未來儲君,竟不思百姓之苦,大肆享樂,為滿口腹之慾,窮奢極欲,實屬不該。」

  「還請聖上明斷!」

  呂良字字句句,擲地有聲。

  如果是往常,百官肯定會想都不想,立刻站出來,附和禦史。

  但是,思及之前皇上將太子帶在身邊教導,雖然沒有幾天,可是,後面又啟用了鎮國公,將太子交給了鎮國公教導,甚至連七皇子也送過去了,諸位大臣還沒弄清楚皇上的意思,這個時候,也不敢胡亂摻和。

  萬一皇上心裡當真屬意太子繼位,他們這要是摻和了一腳,等到太子真的登基,來一個大清算,那他們有一個算一個,誰也跑不了。

  不過,這隻是一部分朝臣心中的想法。

  朝中還有一部分大臣,從一開始就是和太子在獨立的陣營,天然和太子就是政敵,前一段時間,陸承天突然將太子帶在身邊教導,就屬這群人最為忐忑。

  此時,自然也是這部分大臣最為激動,一聽有禦史彈劾太子,這幾人立刻迫不及待的出聲附和。

  「皇上,太子乃國之儲君,如今大梁百姓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太子非但不知為皇上分憂,解百姓之苦,還如此貪口腹之慾,設宴享樂,大肆邀請京中學子,實屬不該,還請皇上嚴懲!」

  「皇上,太子一事已經在京中傳開,以至於民怨沸騰,還請皇上聖裁!」

  「臣附議。」

  「臣附議。」

  陸承天看著下面的官員,有禦史台的,有文臣,有武將,倒黴兒子竟然如此不得人心?

  陸承天表情淡淡,「行啊,你們說說,朕該如何處置太子?」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