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9章
唐大人很快召見了顧笙和趙晟。
待夫妻倆笑着向他道過喜後,唐大人便直接看向顧笙,切入了正題。
畢竟他今日要見的正主兒是顧笙,趙晟不過是順帶的,“顧大夫,我昨夜想了一夜,至少今年内,把剖腹産推廣到京畿一帶都不現實,至多也就能在京城先推廣。”
“主要沒有人手,旁的問題都好解決,培養人手卻不是一朝一夕的。顧大夫又沒有三頭六臂,能一邊培養人手,一邊不停的做手術。所以我想先征求顧大夫的意見,在培養人手上,你可有什麼主意?”
顧笙發愁的也是這個,“要培養一個能獨立主刀的大夫,至少也得三四年,就算隻是助産護士,至少也得一年。倒是可以征調現有的大夫們,上手就快,但一來都是男大夫,一開始産婦自己和他們的家人觀念上隻怕都難以接受。”
“二來京城現有的大夫本來也有限,再征調一部分,剩下的就滿足不了百姓們日常看病所需了,長時間拆東牆補西牆肯定不可取。所以最好的辦法,隻能是現培養,且得八成以上以培養女大夫為主。”
唐大人點頭,“肯定不能拆東牆補西牆。所以我打斷盡快辦一個女子醫學堂,第一批隻召識字的女子,上手能快些,第二批第三批再召不識字的女子,之後還要一直源源不斷的招人。”
“等有了足夠的人手,再一傳十十傳百,便能從京城覆蓋到京畿,再從京畿覆蓋到全國了。顧大夫有想過編書嗎?聽說你之前在承宣九芝堂時,曾根據自己的經驗編寫過實用小冊子,能不能再編寫得更詳細些,大範圍的印刷出來,給女子醫學堂做教材?”
顧笙忙笑道:“我與大人想到了一塊兒去。我就是打算把之前的小冊子擴寫得更詳細,也編得更通俗易懂些,好讓新手都能盡快看懂背誦。隻是我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不知道能不能從太醫院抽調幾個年輕些的太醫,到時候給我幫忙?”
唐大人笑道:“應該沒問題,皇上可發了話,讓各部各司都全力配合的。隻要皇上和朝廷有心做的事,哪有做不好的?哪怕要花幾年的時間,哪怕要投入大量的銀子,才能漸漸看到成效,隻要有心,便一定能做好。”
“就跟早年黃河總是泛濫,朝廷便一直不懈的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去疏浚河道、加固堤壩是一樣的道理。皇上也說了,一開始之所以猶豫,就是覺得收效太慢了。”
“但既然已經做了決定,就一定要做好了,三年不成就五年,五年不成就十年甚至更久。大周是要千秋萬代的,相形之下,這點時間,這點人力财力,算得了什麼?等我們這些前人栽好了樹,子孫後代便能背靠大樹,安心乘涼了。”
顧笙才不想什麼千秋萬代,在曆史的長河裡,朝代更疊簡直太平常了。
她隻想做好眼下,隻想力所能及的良性影響及改變周圍而已。
嘴上卻是笑道:“皇上聖明,能遇上這樣愛民如子的皇上,是大周百姓的福氣。有皇上這話,我也能安心的循序漸進,不必着急了。我這兩天心裡真的是又高興,又緊張,就怕做不好,辜負了皇上和大人的信任栽培,現在總算能安心幾分了。”
唐大人道:“我何嘗不是一樣。這件事從來沒人做過,我們純粹是瞎子過河,隻能自己摸索着來;但同時這件事明裡暗裡又不知道多少人盯着的,我們根本沒有容錯率,隻能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