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岙口村的村民,對夏染染這個小媳婦兒簡直是深信不疑。
她說要辦作坊,就辦成功了。
她說要帶領整個村一起緻富,就真的一步步慢慢實現了。
不知道從哪天開始,這個曾被所有人诟病嫌棄的懶婆娘改頭換面,讓人幾乎記不起她從前的模樣。
也不知道從哪天開始,在這個小姑娘的引領下,他們所在的村子也在一點點變化。
村民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
他們又怎麼會不相信夏染染的話呢?
但承載着鄉親們信任目光走進作坊的夏染染,卻是有些犯愁。
醬料作坊每天确實是供不應求。
如果把這些訂單全都吃下來,然後繼續擴展業務。
她說的讓整個村富起來,絕對不是一句空話。
但事實上,醬料想要大規模售賣,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首當其沖的就是延長保質期。
現在的醬料,在裝瓶的時候,都會用一層油來封口,再加上那無限稀釋過的靈泉水,能夠放置一個月的時間。
這也是每次出貨的時候,夏染染會讓趙紅霞和朱迎春一定跟要顧客重點強調,罐子上生産日期和保質期的原因。
也是因為保質期太短的關系,讓他們隻能局限在青山縣周圍進行銷售。
而且,不敢在沒有訂單的情況下預先生産,免得在倉庫裡放久了,最終過了保質期,皿本無歸。
要是在後世,隻是一個用于密封的罐裝設備,随便就能花錢買到,但是現在是計劃經濟時代,再加上國家的生産力落後,生産出來的設備,根本不夠集體分配,更不用說開放給私人了。
這個問題,隻憑他們自己肯定是解決不了的。
夏染染思前想後,在第二天找上了馮愛黨。
聽完夏染染的要求後,馮愛黨也是一陣犯難。
如果說,整個青山縣,除了醬料作坊的人,還有誰希望青山醬料賣的越來越好。
那肯定就是青山供銷社了。
原本毫不起眼的青山縣供銷社,就因為這青山辣椒醬的暢銷,一下子在領導那挂上了号。
就連馮愛黨他那在省城的二哥都特地打電話過來誇他這件事辦的好。
所以,如果能讓青山醬料的生意變得越來越好,馮愛黨自然是願意幫忙的。
但作為公社的一員,馮愛黨也深知購買設備的艱難程度。
思索良久之後,他才道:“我帶你去找一個人吧。”
馮愛黨帶着夏染染去了青山縣唯一一家罐頭廠。
身為供銷社的主任,馮愛黨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各種食品廠和日用品廠的人,畢竟那是他們拿貨的地方,都是長期合作的關系,想不熟悉都不行。
罐頭廠的廠長叫丁大同,五十幾歲的中年男人。
臉圓乎乎的,看着有些富态。
但眉宇間有股化不開的憂愁,讓他整個人看上去有些頹喪。
看到馮愛黨,丁大同立刻舒展了眉眼,熱情地上前打招呼,“老馮,你可真是稀客啊,什麼風把你給吹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