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3章
周家世代忠良,忠烈滿門,本就深受百姓的愛戴。他們的話語,在民間有着極重的分量。
周家人都這麼說了,百姓們怎麼可能還将戰事失利的事怪到沈知念頭上。
由于周家處理此事十分及時,對沈知念不利的話語還沒傳開,就被扼殺在了搖籃中。
心腹們自然也知道信上的内容。
菡萏感歎道:“娘娘,這就叫種善因,得善果!”
當初若不是有娘娘的提醒,周将軍早就在剿匪歸來的途中,中埋伏身亡了。
因着那件事,周家一直記着娘娘的恩情。
如若不然,周家隻忠于陛下,從不參與朝堂和後宮的鬥争。就算娘娘與周少夫人是手帕交,他們也不可能如此維護娘娘。
隻有沈知念明白,當初傳信救下周将軍的事不是偶然,而是她憑借前世的記憶,刻意為之。
為的就是讓周家欠下她的恩情,從而拉攏周家。
如今果真起到了意料中的作用!
既然趙雲歸已經知道了周钰溪負傷的事,沈知念就不用擔心這個消息會刺激到她了。
她在信中寬慰了好友一番,然後詢問周钰溪負傷的消息,最先知道的有哪些人?
事情剛發生的時候,為了穩定軍心,肯定不會立即公開。那麼便說明,一開始知道此事的人,屈指可數!
到後來,奸細已經抓到,局勢穩定了,消息才傳開。
既然幕後之人能布下這個局,讓戰報恰好在她舉辦冊封禮的那天送到京城,便證明對方早已知道了内情,不然哪來的時間布局?
那麼隻要弄清楚,最開始知道這個消息的人是誰,就能确定此次陷害她的人了!
寫完密信,沈知念将它封起來交給了芙蕖:“你用派人用最快的速度,将這封信送去周家,交給周少夫人!”
芙蕖重重點頭:“奴婢明白!”
......
帝王隻給了三日時間,慎刑司、禮部和大理寺,都沒有絲毫停歇。
除了抓涉事的宮人到慎刑司審問以外,蘇全葉首先調查了寶玺的保管流程。
寶玺何時入庫、有哪些人經手、存放的具體位置等等,都有完整的保管記錄。
他要确定的就是在冊封禮之前,寶玺的保管情況,看是否存在異常的借閱或移動記錄。
同時,蘇全葉也審問了負責保管寶玺的相關人員,看在寶玺的保管期間,它是否有過碰撞、損壞的迹象。以及他們在保管過程中,具體操作的和注意事項,有沒有嚴格按照宮規執行。
與此同時,慎刑司還審問了參與冊封禮籌備、執行的宮人。
包括引禮女官、太監、宮女等,了解他們在儀式開始前,和冊封禮過程中的行蹤和活動。看他們有機會接觸到寶玺嗎?有沒有人存在異常行為?
一旦有人的表情、态度和言行舉止不對勁,或回避、隐瞞,立刻嚴加審問!
大理寺則負責調查當時在場的官員等。
當然,奴才可以随便用刑,官員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可不行。
故而大理寺隻是詢問他們,是否看到了寶玺裂開的瞬間,是否有發現任何異常,或可疑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