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文帝出殡,行國葬。
因文帝遺诏喪事從簡,故文帝的梓宮無需一路擡往帝陵,隻需由人擡上靈車,由三十二匹馬拉着梓宮前往帝陵,到達帝陵之後,再由人擡下靈車,将梓宮送入帝陵。
二皇子、雲霆、五皇子、雲铮、八皇子、十一皇子六位皇子共同扶靈。
朝中128位官員為文帝擡梓宮。
秦六敢、唐術、蕭萬仇、脫歡等老臣盡在其中。
在穆順的再三請求下,雲铮也破例恩準穆順為文帝擡梓宮。
“起靈!”
伴随着禮部尚書謝朗的一聲高呼,衆人齊齊擡起文帝的梓宮,在一片恸哭聲中,緩緩走出靈堂。
雲铮等六人扶着梓宮,緩步而行。
在他們身後,是雲蒼、沈落雁以及文帝的一衆妃嫔。
而後,是公主、驸馬以及各個皇子的妃嫔及子女。
再往後則是朝中的官員。
衆人身披孝衣,默默的跟在梓宮後方。
一個時辰後,文帝的梓宮移至靈車,緩緩往皇城外駛去。
靈幡舞動,漫天紙錢随風飄散。
街道兩側,跪滿了為文帝送行的百姓。
“恭送聖上!”
“聖上一路走好!”
“聖上......”
百姓痛哭流涕,聲動長街。
待靈車通過,街道兩側的百姓默默行至隊伍最後。
不多時,後方的羽林衛小将快步來到扶靈的雲铮的身邊,低聲彙報:“啟禀殿下,大量百姓尾随隊伍,欲送聖上至帝陵......”
雲铮吩咐:“既是百姓自願送行,隻要不引起混亂,便不要阻攔!”
“是!”
小将領命,快速離去。
随着隊伍不斷往前,隊伍也不斷壯大。
從最初的幾千人到上萬人,再到後面,越來越多。
送行的隊伍綿延幾十裡,滿地紙錢遮蔽道路。
整個皇城,哭聲震天動地。
帝陵距離皇城将近八十裡。
雖然這已經算是比較近的了,但他們也足足花了三天時間,才将文帝的梓宮送到帝陵。
在經曆了一系列繁雜的流程後,文帝的梓宮擇吉時送入帝陵。
雲铮昔年從仇池王宮搬回的玉座,也作為陪葬品送入帝陵陪葬。
在退出地宮後,還未從悲痛中走出的秦六敢将雲铮拉到一邊。
“請殿下恩準下官為聖上守陵。”
秦六敢說着,紅腫的眼睛又不自覺的瞥向文帝的陵寝。
朝中有很多人的悲傷可能是裝出來的,但秦六敢是真的悲傷。
對于别人來說,陵寝中的人是皇帝。
但對他來說,陵寝裡的那位是他的大哥,也是他的發小。
他曾為護文帝周全幾經生死,文帝登基之後,卻護了他幾十年。
文帝給了他最大的信任和寬容。
如今,文帝去了。
他再也找不到人耍無賴,再也沒有老兄弟了。
“榮國公,你這不是為難我麼?”
雲铮面露難色,“這哪有讓國公守陵的?”
他知道,秦六敢是真心想替文帝守陵。
可問題是,沒有這個先例啊!
讓國公來替文帝守陵,這怎麼也說不過去啊!
秦六敢脖子一梗,“那殿下就把我的國公之位交給七虎,罷黜我的一應官職。”
“......”